自诉从小多病,在家一直处于“病人”地位。曾患过神经衰弱、哮喘及癔病发作等病,多次住院治疗,并因哮喘休学一年。1985年5月以来,心电图检查曾出现异常,医生怀疑其是否患有胶原病,病人对此很担心。
1988年10月前后出现一些令病人非常下快的事情:一位的报社记者请她写一篇带病坚持学习的文章,她写成后彼改得面目全非,她认为记者把自己写成了“死要面子不要命”的人,非常生气,第一次焦虑发作即是在收到记者修改过的稿子之后发生的。与此同时,病人曾爱过的一位异性朋友结婚了,亦对她影响很大,因其对他一直不能忘怀。患者1988年暑假前后,曾对自己一直体弱多病的情况进行了自我分析,认为自己不断生各种病是潜意识当中要寻求他人注意的结果。因此在暑假后的学期中决心改变形象,一直坚持上课,但焦虑仍然持续存在,整日恐慌,无法控制。除服药,曾找过一位行为治疗者,采用肌肉和音乐放松方法,疗效甚微。
治疗者分析:
病人来访时有身体和精神方面的多种症状,但突出的主要是焦虑。与负
①摘自《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1年第6期
面生活事件如文章被改、恋爱受挫,有患胶原病的可能等等有关。个性特点属敏感多疑、易受暗示及疑病倾向。根据上述分析,治疗者决定采用合理情绪疗法进行治疗。
从合理情绪疗法的角度看,其焦虑的产生与其存在相应的不合理信念有关。患者有多种心理——生理障碍也正说明治疗应在改变其不合理的信念及思维方式上下功夫。
病人初诊日期为1989年1月13日,前三次每周来访一次。在这三次会谈中,①收集有关信息,详细了解病情。②帮助病人分析焦虑的成因与其近期的生活事件和个人性格特点有关。其中特别注意分析具体事件与其认知态度的关系,然后帮助其进一步认识到其信念与思维和焦虑发作的关联。③建立良好的治疗同盟,运用移情(empathy)和积极关注对病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如病人后来所说:在治疗中感到自己能够被理解、被接受,慢慢也学会了自己接受自己。④采用合理情绪治法中最主要的方法——与不合理信念辨论的方法,帮助病人改变某种不合理的认知。如病人最怕的就是自己的焦虑发作和患上重病。故从第二次来访,治疗者就要求患者积极求医,到有关权威性医院明确诊断心脏问题,以明确排除心脏疾病。针对其焦虑发作,明确指出,最初焦虑发作是多种内心冲突的结果;既往焦虑发作的体验,使其产生:“如果发作了,自己绝对受不了”,“长此以往,自己就完了”等矛盾恐惧心理,这就又使焦虑状态得以持续续。要想改变目前状况只有面对现实。焦虑即使发作也不必害怕,可以不做事,静候其消失。不发作时,不必整日惶恐不安,不必为此事暗示自己,因为这样想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增加焦虑发作的可能性。如果没有出现焦虑发作,就感到高兴,争取在这段时间中生活得更好。除了帮助病人改变对焦虑发作的想法和预期之外,还重点帮助其树立自强自立的信心。这当然要在改变认知的前提下进行。如果病人在焦虑发作治疗中的不合理的想法是:“如果仍出现惊恐发作,那就证明我好不了了;如果自己好不了了,那一辈子就完了 ”。这时治疗者要使病人认识到。在同阶段完全不出现惊恐发作是不可能的,只要通过自己努力,使焦虑发作的时间缩短,每周发作次数减少。焦虑症状态最终消失、关键在于患者自身的不懈努力。⑤采用假设最坏可能性的办法改变病人对不能把握自身状态的恐惧。如病人害怕自己会在期末考试时出现惊恐发作。采用质疑式辩论方式提问:“最坏的可能性是什么?”“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如果最坏的结果出现了,自己是否可以承受?”“出现最坏情况之后有无办法补救?”在病人的心目中,一旦考试时惊恐发作,那是最可怕的事情,是自己绝不能承受的,就如同遭到灭顶之灾。当其想到此事时,就如其真的发生了一样,因此恐惧,焦虑万分,但从未对自己的想法做过认真的分析。通过上述辩论,帮助其认识到,自己最怕的事情实际是可以承受的,而且真的发生的话也是可以有办法应付或补救的。此时正值期末考试,患者认知的转变,使其顺利地通过了考试。
1989年寒假期间经治疗病人焦虑虽一次也没有发作过,但担心仍存在,但又想反正放假,也不会耽误上课,紧张情绪就好多了,对开学会是否会再发作仍表示怀疑和担心。1989年2月下旬第四次来访,肯定其成绩,指出假期对焦虑发作顾虑较少,故发作次数及严重程度大减。同时对前两次治疗中动用的假设最坏可能性的方法,及如何看待焦虑的发作能否治好的问题进一步进行了深入的阐述。要求其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对自己的不良暗示(想法),
加入正强化的内容,即表彰自己的成绩(想法)。
1989年3月病人来访两次,其间已基本上无焦虑发作出现。但出现夜间憋气现象,有时因此半夜惊醒,不能入睡,约持续半小时左右。治疗中首先肯定已有的成绩,然后继续采用假设最坏可能性的方法,强调最坏的事情也可以承受;但应在最坏的情况未发生之前积极改变现状,争取避免最坏的事情发生。要求其继续采用正强化的方法,从积极的方面去评价自己。
1989年4月病人来访一次。憋气现象仍存在,并出现了与男友有矛盾等问题。在帮助病人分析与男友问题的原因及找到对方同意的解决方法的同时,对病人认为憋气使整天心情不畅,担心憋气会使大脑因缺氧而受到损害的想法进行工作,主要方法仍是与其不合理信念辩论。使其认识到自己一天如何过与憋气现象无关;自己越是恐慌越无助于情况好转。要像对待焦虑发作那样对待目前的憋气现象。至1989年5月来访时已能平静对待憋气现象,不再害怕了。7、8两月各来访一次,情况好转,并比较稳定。至此已无憋气现象,也无惊恐发作。
其母1989年12月来访,报告病人过去先后住院不下10次,但均未查出什么器质性原因。其母说从当年9月开始,病人像换了个人,不但身体没病了,人也变开朗、活泼了,为此特来感谢。
此病人前后共来访11次,时间近9个月,疗效较显著。追踪观察15个月,症状无复发,也无以前多病现象,精神和身体状况良好。
诊断分析
这是钱铭怡老师采用合理情绪疗法成功地治疗了一例焦虑症病人。通过这个治疗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治疗某些神经症不一定非要依赖于药物或使用行为矫治方法,本例就是在使用上述方法无效的情况下,采用合理情绪疗法使治疗取得了成功。所以合理情绪疗法不仅可以用于人际关系障碍和某些情绪障碍的治疗,对某些神经症同样具有很好的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