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摘自《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2年第1期。
1990年5月4日,于第11届亚运会第一次摔跤选拔赛前两周,该运动员及其教练首次来访。教练代述摔跤是一项以技巧和力量为主的近体对抗项目,要求运动员具有勇敢、机智的心理素质,善于在比赛中抓住进攻时机。该队员技术比较全面,介是在重大比赛中却不能发挥原有的水平,特别是在比赛中遇到应该主动进攻时,就感到害怕,不能像平时训练那样勇猛进攻,因而坐失良机,比赛败北。
对此,治疗者首先了解该运动员对有关事情的看法和客观依据,同时帮助他提高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能力,简要对话片断见下。
甲(治疗者):为什么该进攻的时候却不敢进攻?
乙(队员):我怕先进攻会输,因为以前就曾经这样。
甲:是不是一进攻肯定就要输?
乙:我怕一进攻就会被对方制住。
甲:是不是一进攻就会被对方制住?你能肯定这一点吗?
乙:我就是担心这个。
甲:那么说,实际上进攻并不是肯定会输,只是你心理这样认为。
乙:是的。
然后治疗者根据RET的ABC原理,分析所收集的信息,得出以下诊断结果:诱发事件(A)是在比赛中所面临的应该主动进攻的机会;不合理想法或信念(B)有两个:B1“是过去经验决定着现在行为的结果”,B2是“先进攻肯定会输”;不良情绪和行为结果(C)是感觉害怕,做不出进攻动作,坐失良机。
诊断之后,治疗者耐心向队员介绍ABC原理,解释上述诊断结果,直到他认识到“害怕情绪是由自己的不合理想法和信念产生的”为止。
在此基础上,治疗者帮助他建立以下两个相应的合理想法或信念(rB):rB1是“先进攻和失败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不进攻必然要失分,先进攻则得分的可能性更大,即使进攻无效,也是在进攻中失败”;rB2是“过去经验和现在行为结果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应该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找出失败原因,并加以克服。”
同时,治疗者还给队员布置以下家庭作业:反复回想谈话内容,在B与rB之间进行比较;表象训练——想象自己在比赛中大胆进攻的情景。
五天之后,即该队员离京赴赛的前一天,他再次来访并汇报作业完成情况。他说:“我反复想过了,他(指对手)没有什么可怕的,只要到时我头脑清醒,就输不了。”并一再表示:“我对比赛很有信心,肯定能赢。”还报告说:前日夜间梦见与对手交锋,自己一上场就攻势猛烈,连连得分,与以往的比赛场面大不相同。
结果,该队员在第一次选拔赛中获第一名。赛后他谈到:此次赛前感觉很有把握。没有出现以往的害怕心情,赛场上头脑也很清晰。其教练也反映该队员在这次比赛中,没有出现以往的心理问题。
1990年6月4日,于第二次摔跤选拔赛前两周,该队员又主动来访。主要咨询过程和结果简述如下:
1.自述前一次咨询解决了对国内对手不敢进攻的问题,现在面对外国选手仍然有同样问题。而且,在场上做准备活动时情绪很好,可是一上场,突然感觉到心脏“突突”地跳,心理就想:不好!又紧张了。
2.进一步谈话后所得诊断结果①该队员在前一次咨询中提出的不合理
想法或信念B2和B2尚未完全被合理想法或信念rB1和rB2所取代,因此,遇到类似情景时,则再次表现出来;②一上场就紧张的问题分析:诱发事件A是感到心跳厉害;不合理想法B3是“感到心跳厉害就是自己又紧张了,又害怕了”;不良情绪和行为结果。是害怕、不敢进攻。
3.分析所建立的相应的合理想法或信念rB3心跳加剧既可以由赛前身体活动引起,也可以由赛前紧张情绪引起,根据情绪的认知理论,人对环境和自身状态的不同认识,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由此建立的rB3是“心跳加剧说明身体已被充分激活,自己己处于良好的比赛状态,而与紧张情绪没有什么关系。”
4. 家庭作业①反复回想两次咨询中的谈话内容;②模拟训练——在训练中由队友扮演国外对手;③放松训练;④表演训练。
5.结果该队员在第二次选拔赛中输给伊朗选手,获第二名。赛后,其教练解释说:这次并不是输在害怕不敢进攻上,而是当时场下出主意的人太多,迫使队员在不宜进攻时,发动了进攻。该队员也反映说:当时我头脑比较清楚,不是因为害怕而不进攻,而是因当时的情况不能主动进攻,可是场外“进攻”的喊声太强烈了,我就服从了观众。
诊断分析
本例是北京体育学院的老师使用合理情绪疗法治疗一位摔跤运动员的情绪障碍,表明RET在我国运动心理咨询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是严格按照RET的程序进行的。参照前文有关RET的介绍,读者可自行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