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发展

2024-03-28

    道德发展 :

道德发展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当个体面对道德情境时,通常会依据社会道德准则表达态度、表述言论,并做出相应的举止和行为。因此,道德品质是个体面临一系列道德情境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人格倾向。

道德本身是一种外在的社会规则系统,其功能是指导社会行为或人际行为。这种“社会的”道德规则要发挥指导个体行为的作用,就必须被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准则,这就需要一个认知的过程。道德发展分为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3个方面。①道德认知。包括对道德规范的认识和具有的知识,它是个体认知社会道德规范的过程和结果。②道德情感。泛指与道德认知和行为有关的各种情绪和情感,如同情、移情、内疚、羞愧、自豪等。③道德行为。是所有与社会道德规范有关的个体行为,既包括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也包括与道德标准要求相反的行为,即不道德行为。

在道德发展的研究过程中,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研究起步早,研究成果最为丰硕。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借助认知发展的观点来解释道德的发展。该理论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分成4个阶段。①前道德阶段。儿童处于感知运动时期,行为主要以满足个体生理本能需要为目的,尚无道德观念意识。②他律道德阶段。儿童的思维正转型为具体运算,以客观的效果为依据做道德评判,不考虑主观动机,对外界的绝对性规范或权威表现出绝对服从。③自律道德阶段。又称可逆性阶段。儿童思维已经达到了能进行具体运算的水平,表现出守恒和可逆性的特点。个体在这个过程中有了独立的道德判断,不再视权威或规则为不可变化的,有了一定程度的自律。④公正阶段。此时儿童逐渐发展形式运算思维,在之前的发展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公正的观念,而且逐渐从形式上的公正向真正意义上的公正转变。

美国心理学家L.科尔伯格在继承皮亚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3个水平6个阶段”的道德发展理论,即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道德发展的3个水平具体指: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其中,前习俗水平包括惩罚与服从取向、相对功利取向两个阶段;习俗水平包括好孩子取向、维护法律与秩序取向两个阶段;后习俗水平包括社会契约取向、普遍的道德原则取向两个阶段。

美国心理学家N.艾森伯格的亲社会道德发展理论则认为,儿童亲社会道德推理发展可分为5个阶段:阶段一为享乐主义的推理;阶段二为需要取向的推理;阶段三为赞许和人际取向的推理;阶段四分为共情的推理和过渡阶段;阶段五为深度内化推理。

随着研究者对道德发展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取向逐渐向毕生道德发展观转变。虽然研究者一致认为儿童、青少年是道德发展的关键期,但是道德发展在个体的成年期并没有结束,道德发展贯穿于人的毕生发展过程中。在整个发展过程中,生物因素、文化因素、情境因素、关系因素等持续地交互作用于个体的道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