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控制

2024-03-27

    知觉控制 :

人类的知觉具有选择性。人们能够从外界复杂的、连续的刺激流中,选择所需要的目标刺激。例如,个体能够在嘈杂的环境中分离出微弱的声音刺激。同时,知觉系统能够对外界客体不充分的信息进行“补充”,以达到控制外界环境的目的。这就是知觉控制。知觉控制的关键要素和过程,可以用经典的知觉控制理论(PCT)来解释。

知觉控制理论起源于20世纪的控制系统工程理论和生物控制论,以C.贝纳为代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由W.T.鲍尔斯引进,将可以控制的变量作为“知觉”的内容。知觉控制理论认为行为即是对知觉的控制。人的行为不总是处于可控的状态。行为的适应性变化和调整的目的,在于尽量减少或取消环境中不可预测的干扰对可控知觉的影响。因此,这种行为模型主要基于“负反馈”带来的调整。它继承了亚里士多德和W.詹姆斯的观点,即行为是有主动的、有目的的而非仅仅是被动的、反应性的。其缺点是往往陷入循环的反馈环路。

PCT作为完整的理论,由鲍尔斯等于1960年提出,即“行为理论的一般反馈”。PCT的核心在于可以控制的变量。应用PCT的前提是不能越过有机体的控制能力,因为该能力即为所研究的对象。PCT采用黑箱子的研究方法,通过测量观察者相对特定知觉参考点的控制变量,反推特定行为的意图或目的。通常情况下,不能直接测到当前稳定的知觉状态参考值,但通过人为施加的负反馈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知觉,可以推断出决定行为的关键变量。

知觉控制由不同的层级水平构成。例如,对客体的视知觉(包括形状和位置),不仅需要改变感知觉的强度水平(低级水平),也涉及较高级的语义抽象水平(如客体的语义类别)。知觉控制的延伸在于强调个体结构化的学习和发展能力。现代的知觉控制理论认为,在人的心理和神经结构中有11个层级水平:强度、感觉、构型、转换、事件、关系、类别、序列、程序、原理以及系统概念。PCT已经为主流心理学所接受,主要应用于人因学、临床心理学及心理治疗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