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化理论

2024-01-25

    概化理论 :

针对经典测验理论的不足,美国心理学家L.J.克龙巴赫及其合作者以方差分析为基础,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概化理论。1972年出版的《行为测量的可靠性:测验分数和剖面图的概化理论》一书标志着概化理论正式形成。1976年又提出多元概化理论,在理论和方法上不断发展,通过改进经典测验理论的数学模型,引进方差分析技术等方法,把分数变异细分至来源,为测验决策提供了系统的理论和方法。80年代后期,概化理论迅速发展,与项目反应理论和经典测验理论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3种测量理论构成了现代人才测评的理论基石。

概化理论的基本思想认为任何测量都处在一定的情境关系之中,应在测量的情境关系中具体地考察测量工作。它提出了多种真分数与多种不同信度系数的观念,并设计了一套方法系统辨明与实验性研究多种误差方差的来源,并用全域分数代替真分数,用概括化系数(G系数)代替信度。概化理论认为,测量的总方差可以分解为代表目标测量的方差成分和构成误差的方差成分。测量工作中要加以认识和应用的心理特质水平是测量目标,而构成测量条件与具体情境关系的因素,称为测量侧面。一个测量侧面可以有不同水平。例如,要求每个被试写两篇题目不同的短文,并由3名评分者给所有短文评分,这里测量目标就是被试的写作水平,题目和评分者就是两组测量条件或两个侧面,其水平数分别是2和3。概化理论认为这些侧面对测量结果有影响,是测量误差的来源。概化理论的主要任务就是区分出误差的各种来源,并把误差方差分解成各个相应的方差分量,为控制和减少测量误差提供依据。

整个任务涉及概化研究(简称G研究)和决策研究(简称D研究)两个阶段。在概化理论中,研究者设计的测验情境关系及用一定方法采集的测验数据称为测验的观察领域。G研究就是在观察领域数据上进行的统计分析。G研究的目的是辅助设计一项具有充分概括力的D研究,G研究的设计需要预计到测量的不同用途和目的,并且应该提供尽可能多的测量变异来源信息,其主要工作是用方差分析等方法来估计方差分量,为D研究提供分析数据,故原则上G研究应该在D研究之前进行。D研究的目的是利用G研究的结果数据,在原设计的测验情境关系范围之内,分析比较各种可能的测验方案,测验工作者可以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可能的实施条件优选实际测验方案。D研究最终提供的是各种测验方案下的测验误差估计值。

概化理论为评价D研究不同设计方案的效果提供了两个误差指标:相对误差方差和绝对误差方差。前者是所有与测量目标有关的交互效应方差之和,后者是除测量目标效应方差之外的所有方差之和。在误差指标的基础上,D研究进一步给出了测量精度的两个综合指标:概化系数(简称G系数)和依存系数(简称Ψ系数)。这两个系数类似于经典测验理论中的信度,只是在概化理论中,同一测量目标可以有好多个测验信度,信度可随着测验性质不同而不同,也随着测验情境关系不同而不同。

概化理论在研究测量误差方面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它能针对不同测量情境估计测量误差的多种来源,从而提高测量质量。其缺陷是统计计算相当繁杂。借助一些统计分析软件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该理论在中国尚处于实验研究阶段,在面试、考核等主观性测评中有一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