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效应

2024-01-25

    西蒙效应 :

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R.J.西蒙等人于1969年在做一项关于听觉刺激的研究时发现。实验要求被试对所听到的高音和低音分别按左、右键进行反应。高音和低音随机出现在左耳和右耳,要求被试当听到高音时按右键,听到低音时按左键。结果显示,当高音出现在右耳时,被试的反应时要快于高音出现在左耳;当低音出现在左耳时,被试的反应时要快于低音出现在右耳。为证实西蒙效应并不是一种暂时的现象,西蒙等人进行了另一项研究。实验仍然是要求被试对出现在耳朵内的高音和低音进行左、右按键反应。只不过,这个实验要求被试必须连续做5天,每天做216试次,每天的实验任务都是一样的。结果显示,被试的反应时逐渐降低,但是西蒙效应并没有消失。

西蒙效应相关的理论主要包括:①编码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R.J.华莱士于1971年最早提出。该理论认为,西蒙效应源于对刺激呈现位置的编码与对反应位置的编码之间的一致性。被试在完成实验任务时,分别编码了刺激的空间位置与反应的空间位置,若两者的编码一致,则反应较快;若两者编码不一致,则反应较慢。②双路径模型。由意大利心理学家R.de容等人于1994年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该模型认为,刺激通过两个路径来激活反应——自动路径和条件路径。自动路径是无条件的自动激活,不需要人的意识的参与,只依赖于人的长时记忆,此自动激活是短暂的;条件路径是有条件的自动激活,需要人有意识地进行选择,与任务指导语要求相关,依赖于人的短时联结,该编码激活后会持续到反应产生。如果两条路径激活了相同的反应,那么正确反应就会立刻得到执行;如果激活的是不同的路径,想作出正确的反应就必须要抑制错误的反应,这样反应时就会变长。③躯体特异性假说。由美国心理学家D.卡萨桑塔于2009年基于自身认知的观点提出。该假说认为,身体特点不同的个体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时产生的感知运动经验不同,从而影响概念表征模式,同样也影响了情绪体验与表征。卡萨桑塔于2011年指出,人们认识左右空间正是以自己身体为参照的,左右手及手部活动是个体产生对左右空间认识的重要来源。人们对左右方位的认识是从左右两臂开始的,而人们左右手臂的肌肉力量、灵活性、平衡感具有非对称性,因而人们以左右手进行各种活动时会获得不同的知觉、运动及内省体验。相对于非利手,个体使用利手进行活动时具有更好的运动流畅性。而由于人们与利手一侧的环境发生互动时会获得更加积极的体验,在此基础上,人们会形成对左侧空间与右侧空间特定的情感效价匹配。因此,个体对左右空间的情感关联是由利手与非利手的运动经验塑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