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保存理论 :
由美国心理学家S.E.霍布福尔于1989年提出。资源泛指所有能够被个体知觉为对其有价值的事物或获取这些事物的方式,是个体用于抵抗压力、应对工作和生活需求、缓解与压力相关的负性情绪体验的重要工具,包括物质性资源(如汽车、住房)、条件性资源(如朋友、婚姻)、特征性资源(如坚韧、乐观等积极心理品质)和能源性资源(如时间、金钱)等。
资源保存理论认为,个体具有保存现有资源和获取新资源的固有动力,当面临资源缺失或投入现有资源却未获得新资源时,个体将会感知到心理上的威胁。具体来说,此理论的核心观点可以通过表中的两项基本原则和4项重要推论集中体现。
资源保存理论的核心观点
观点 | 内容描述 |
原则1 | 在同等条件下,相比于资源的获取,资源缺失具有更强的心理效应 |
原则2 | 个体必须投入现有资源以获取新资源 |
推论1 | 拥有更多初始资源的个体更容易获取新的资源,进而推动资源的持续获取,此即资源的“获取螺旋”效应;而拥有较少初始资源的个体更容易遭遇资源进一步缺失的风险,进而导致资源的持续缺失,此即资源的“缺失螺旋”效应 |
推论2 | 当前的资源缺失将导致已有资源的进一步缺失 |
推论3 | 当前的资源获取将会促进新资源的进一步获取 |
推论4 | 在资源不足或匮乏时,个体将可能对现有资源进行防御性地过度保护 |
资源保存理论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日常工作、生活中各种压力的影响及内在机制,对传统的压力理论是很好的丰富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