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习得理论

2023-12-20

    语言习得理论 :

语言习得指人类获得知觉语言和理解语言,并产生和使用词汇及句子进行交流的过程。语言习得通常指第一语言的获得,即儿童学习母语的过程。针对这一过程存在两种解释,即后天论和先天论。后天论认为后天的语言环境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先天论则认为语言习得是先天的能力。

后天论的代表人物为美国心理学家B.F.斯金纳。他认为语言获得的基础是条件反射,包括联结、模仿和强化的过程。根据这一观点,儿童是通过将词汇与物体、行动和事件联系起来,进一步通过成年人强化正确的联结而获得语言的。虽然这一理论有合理的成分,但不足以解释儿童母语习得的全部过程,原因是:①此理论忽略了语言具有复杂的内部结构体系,否定了大脑加工外部信息的能动性。②语言中的句子是近乎无穷的,儿童不可能通过模仿学会全部句子。③儿童在使用语言时具有创造性,而后天论很难解释这种行为。④成年人不会对儿童所有正确的语言模仿进行强化,即使没有强化,儿童也能习得语言。

对后天论最有力的批评来自先天论的代表人物美国语言学家N.乔姆斯基,先天论是基于对后天论的批判而建立起来的。乔姆斯基认为人类大脑具有语言获得装置(LAD),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语言学习机制,它使人不需要经过刻意教导,就能轻易获得语言。这种机制以生来就有的普遍的语法知识为依据,对所接受的具体的语言素材信息进行处理,并逐步形成一套个别的、内化的语法系统(见图)。在此过程中,儿童能发现语言的深层结构及把深层结构转换为表层结构的规则,因而能产生和理解无限多的新句子。根据这个观点,所有的儿童出生时均具有普遍语法,使得他们具有接受所有语言普遍特点的可能性。正是因为儿童具有这种普遍语法,所以当他们置身于某种语言环境时,便能迅速习得这一语言。

语言获得装置的功能示意图

随后,研究者又提出了一种综合先天论和后天论的新的理论观点,他们认为人类确实具有获得某种语言规则的内在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儿童能自动地习得语言,语言技能的发展仍旧需要儿童和他人的互动这一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