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奈-西蒙智力量表

2024-01-03

    比奈-西蒙智力量表 :

1905年,A.比奈和T.西蒙根据法国教育部的意见,为解决法国教育工作中所面临的低能儿童的教育问题,共同制订了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的心理测验量表。后人称之为比奈-西蒙量表,又称1905年量表。比-西量表测验项目种类繁多,共包含30个由易到难的项目,适用于311岁的儿童,在每个年龄组中,测验的内容不同。所设计的题目包含各种能力方面的测验,但特别强调判断、理解和推理,同时言语内容所占比例较大。1905年量表中用通过多少项目作为衡量智力的标准,如痴呆者最多只能通过6项,低能的成人可通过7~15项等。虽然该量表没有用年龄作为测量单位,但是已指明各年龄段儿童可以通过什么项目,以及大约可以正确作答的项目数量等。

1908年和1911年,根据使用结果,A.比奈和T.西蒙对量表分别进行了两次修订。第一次修订版本发表于《儿童智力的发展》一文中。修订的要点包括:删除了1905年量表中不满意的题目,增加题目数量至59个,同时全部项目按照年龄水平分组(3~13岁每岁一组),但每个年龄组中项目的数量不等(最多8项,最少3项);以智力年龄来计算成绩,即儿童能通过哪个年龄组的项目,便说明他具有几岁的智力水平,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智力年龄量表。第二次修订增减了一些项目,题目数量共54个,并重新对项目进行了排序,取消11岁及13岁组,增加15岁组与17岁组,并且为了方便使用,除4岁组仅有4个项目外,其他每个年龄组的测验项目一律改为5个。

比-西量表问世后,引起全世界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众多国家出现翻译本和修订本。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由斯坦福大学的L.M.推孟及其同事于1916年所修订的斯坦福-比奈量表。1916年版斯坦福-比奈量表(简称SB量表)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最早对施测和计分提供详细指导语的测验,并首次引入智力商数(IQ)的概念,使智力分数能在不同年龄间比较,同时为使得测验标准化,所取样本均具有代表性。1916年,中国学者樊炳清首次正式系统介绍西方测验,将比奈-西蒙智力量表引入中国,并由贾培杰于1922年4月译成中文,命名为《儿童心智发达测量法》。1924年,陆志伟对1916年斯坦福-比奈量表进行修订,发表了《中国比奈-西蒙智力量表》,供江浙儿童使用。1936年他与吴天敏进行第二次修订,使用范围扩大至北方,适用于6~14岁的儿童。1978年,吴天敏主持第三次修订,并于1982年完成《中国比奈测验》,该测验共有51个题目,从易到难排列,每个题目代表4个月智龄,每岁3个题目,采用离差智商的方法评定成绩,可应用于2~18岁的被试者。同时,为节省时间,还从第三次修订的《中国比奈测验》中抽取了8个项目组成了《中国比奈测验简编》。

比-西量表虽然已不为当代人所用,但作为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智力测验量表,它的历史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其成就主要包括:①从复杂任务入手,着重测量判断、推理等高级心理过程,而不是前人所关注的以颜色、线条、声音、重量的辨别、反应时和动作的快慢等低级心理过程所组成的简单任务。②使用年龄作为标准(年等法),使智商更容易被人所理解。③将智力作为整体进行测量,而不是将各项心理能力割裂开来。但比-西量表也有不足之处,如:①施测和计分手续没有标准化,从而使分数的稳定性受到影响。②由于常模团体的代表性不够,有些项目的位置不当,没有完全按难度安排在最合适的年龄水平上。③测验项目过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