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型领导

2023-12-20

    破坏型领导 :

这一概念的研究最早起源于美国管理心理学家R.J.豪斯等人对魅力型领导阴暗面和光明面的分析。他们还将魅力型领导划分为社会化领导和个人化领导两类。他们认为,破坏性行为,源于个人化领导。此后,J.L.布卢门提出了毒性领导的概念,认为毒性领导是做事不正直的领导、伪君子,经常实施一些不光彩的行为,如贿赂、造假、蓄意破坏等行为。有学者于2007年构建了领导行为的概念模型,该模型从组织和下属两个角度构建了破坏型领导的概念。领导行为可能在组织维度和下属维度上分别表现出破坏性或建设性。组织维度的领导行为可以划分为反组织行为和亲组织行为。其中反组织行为指的是损害组织合法利益的行为,包括偷窃(物质、金钱或者时间)、违背组织目标、阻碍组织目标的实现或其他形式的腐败行为。下属维度的领导行为可划分为反下属行为和亲下属行为。其中,反下属行为指的是会削弱下属的工作动机、降低下属的幸福感或工作满意度,从而损害组织合法利益的行为,包括欺凌下属、骚扰下属或其他不文明或苛刻对待下属的行为。这一模型为破坏型领导的研究起到了促进作用。

研究表明,破坏型领导的来源有3个:破坏型领导者、易受控制的追随者和引导性环境(见图)。①导致破坏型领导产生的5个因素分别是领导者的魅力、权力需求、自恋、消极的生活经历和仇恨意识。②追随者在领导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非常关键,易受操控的追随者会促进破坏型领导的出现,这些追随者的特点是基本需求未满足、自我评价较低、心理不成熟、野心大、与领导者有着相似的世界观以及具有不良价值观。③容易产生破坏型领导的引导性环境的特征包括不稳定、具有威胁、特定的文化价值观以及相互制衡和制度的缺失。

破坏型领导的来源

对破坏型领导的测量主要是对相对具体的类似概念的测量,相对较多且较成熟的此类测量主要包括辱虐管理测量、工作场所欺凌行为测量和厌恶领导测量。也有研究者避开对破坏型领导的直接测量,转而测量破坏型领导的个性特征。研究已发现破坏型领导会降低员工积极性的情绪、情感和态度体验以及工作绩效,并最终损害团队和组织产出。对破坏型领导进行研究对组织和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