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疗效

2024-03-22

    负疗效 :

心理咨询的一个基本理念是来访者通过与咨询师的互动后会在某些方面发生变化,且期望这种变化是积极有利的。过去的大量研究表明:咨询是有效的,对各种心理问题的个体而言,接受心理咨询与治疗比不接受治疗的平均获益更多。但与此同时,也有证据表明少数来访者未能从咨询中受益,甚至有3%~6%或5%~10%的来访者在咨询后出现了情况恶化,在物质滥用的治疗中,这一比例更高,平均在10%甚至15%左右。

早在20世纪30年代,研究者首次在精神病患者中观察到由治疗引起病情恶化的可能性,此后一些学者开始关注此现象。1966年,A.伯金首次对咨询中的负疗效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指出与未接受治疗的个体相比,心理咨询与治疗既可能帮助人们调适得更好,也可能导致人们变得更糟。随后的几十年,不同流派针对各类临床群体的负疗效问题为学者们敲响了警钟。至21世纪初,来自随机对照实验、准实验研究、个案报告以及元分析的证据均表明咨询与治疗可能给来访者带来伤害。

咨询与治疗中的负疗效可能是对来访者本人的伤害,也可能是对咨询目标的损害。这种伤害往往是持久的,而不仅仅表现为治疗过程中的短暂影响。它主要包括来访者的问题恶化(如原有症状的加重或新症状的出现)、改善速率变缓(甚至停滞)等咨询造成的直接效应;但也有学者将参与无效治疗造成的机会成本、失去希望等间接效应纳入其中。咨询的负疗效可能与很多因素相关联,主要包括评估诊断问题、技术运用问题、来访者变量、咨询师变量、咨访关系、特有疗法存在的问题及各因素间的联合作用等。

尽管临床工作者倾向于低估咨询与治疗中负疗效的发生率,但在一些学者的研究下,负疗效作为一个至关重要却久被忽视的实证问题重新获得关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也有学者对咨询实践中如何预防负疗效提出一些措施和建议。然而,学术界对咨询与治疗中负疗效的本质以及导致负疗效的原因、机制还缺乏深入了解,这也是未来临床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