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理论模型 : 由美国学者J.O.普罗查斯卡、C.迪克莱门特及其同事于1983年提出。该模型最初是为减少吸烟这一危害健康行为而提出的,后来逐渐用来尝试理解诸如体重控制、乳腺筛查及锻炼等一些健康行...
联想-反射理论 : 1926年,苏联生理学家I.P.巴甫洛夫在总结其高级神经活动实验研究对人类的应用时提出。1935年,巴甫洛夫在《条件反射》一书中再次宣称,生理学家所谓的条件反射与暂时联系即联想主义心...
目标定向理论 : 目标是个体通过努力要达到和完成的结果。目标定向指在个体学习过程中与学业成就有关的、不同类型的目标信念。它反映了个体对自己从事学习活动的目的或意义的知觉。该观点源起于美...
能力感理论 : 美国心理学家A.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运动领域中能力感的概念,又称效能感,即运动者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能力或技能去完成运动任务的自信程度的主观评价,是个体对自己运动行为和运动成绩...
焦虑方向理论 : 由美国学者G.琼斯和A.斯万恩在多维焦虑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多维焦虑理论主要关注焦虑或其他情绪的强度成分,而琼斯认为运动员对焦虑体验的知觉或解释比焦虑的强度更为重要,即关键的问...
逆转理论 : 由英国心理学家M.J.埃波特和K.史密斯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唤醒水平指个体的总的生理性激活程度。逆转理论认为,唤醒水平与情绪体验呈现一种X形关系,个体具体的情绪体验由当时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