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侵犯理论 :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包括利用某种生物学思想而演化出来的相对独立的关于侵犯行为的理论体系,包括习性学侵犯理论、社会生物学和当代进化心理学对侵犯行为的解释,一定程度上也包括精神分析侵犯理论。狭义上是指按照生物学的科学研究范式,具体考察影响侵犯行为的生物学因素,从而获得关于侵犯的一些规律性的认识。
目前,得到公认的研究结果主要包括4个方面。①神经中枢,特别是杏仁核对侵犯行为的控制作用。杏仁核是位于脑内前颞叶背内侧部、海马体和侧脑室下角顶端稍前处的一个神经中枢。以多种不同的动物为被试证明,通过微电极埋置技术对杏仁核施以电刺激,能够引起动物激烈而凶猛的侵犯反应,甚至是杀死同类的反应;相反,通过神经外科手术损毁或切除杏仁核,则使得原来凶猛的动物变得温顺、服帖。特殊情况下对某些间歇性发作狂暴行为的患者实施杏仁核切除术,也获得同样的结果,但因为伦理的限制,这种手术运用在人类是谨慎的。②雄性激素睾酮对侵犯行为的影响。经验观察的事实是,雄性动物的侵犯性远比雌性动物更普遍。实验证明,给动物,甚至是雌性动物注射睾酮,普遍提高了实验动物的侵犯性。也有人通过相关性的调查研究得出结论,暴力犯罪的服刑人员的睾酮分泌水平,显著高于非暴力犯罪服刑人员的睾酮分泌水平。甚至有人分析认为,青少年犯罪水平比其他年龄段的人犯罪水平更高,可能跟他们正处于发育高峰,睾酮分泌水平高有关。③遗传基因对侵犯的影响。受选择性育种生产实践的经验结果启发,有人以随机选择的鼠为被试进行实验,将侵犯性强的鼠放在一起,又将侵犯性弱的鼠放在一起,分别饲养,而且每一代都进行这种人工选择,经过26代之后,第一组的鼠变得极具侵犯性,而第二组的鼠则极度温顺。④Y染色体对侵犯的影响,主要涉及第23对染色体变异。分为两种情况:当第23对染色体为XXY的变异形式时,个体为男性,但具有女性特征。体育运动史上曾发现,个别“女”运动员体力远超出一般女性,经染色体检查发现,“她”实为XXY型的男性。当第23对染色体为XYY型变异时,个体为男性,身体发育超常,有较强的侵犯性和反社会性。有人认为,这种染色体变异是个体容易犯罪的遗传基础;也有人认为,这种染色体变异类型的个体,体力强壮施用暴力获得成功后,由于受到强化而建立起操作性条件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