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影响理论

2024-01-01

    社会影响理论 :

由美国心理学家B.拉塔内于1981年提出。在拉塔内看来,大群体、很多人构成的大规模子群体、由少数几个人构成的小规模子群体、子群体中的个体,以及单个的群体成员都可以成为影响源和被影响的对象而彼此间发生影响作用。

拉塔内用3个公式来定量地描述社会影响过程中被影响个体感受到的社会影响力的大小。第1个公式描述了当个体处在多人环境中时,多个影响源对目标个体产生的整体影响力,是强度、接近性和影响源的人数3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强度指影响源中的个体或作为整体的影响源的身份地位、权力、能力等方面的特征和水平;接近性指影响源和被影响者在时空距离上的远近。第2个公式着眼于描述影响源的人数与社会影响效应之间的复杂关系。随着影响源人数的增多,总的影响效应变大,但人数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单个个体产生的社会影响力会递减。物理刺激的强度变化与心理感受量之间表现出不对应性。第3个公式描述了当被影响者不是一个人而是有和他立场相同的多个人时,个体感受到的社会影响力将会变得比单独一个人时小。

社会影响理论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解释力,适用于日常社会中的很多情形,如对他人的遵从和模仿、怯场、媒体报道对个体的影响、危急情景中的助人行为、个体在集群中的表现,以及群体活动效率的特点等。但这一理论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理论中描述的个体是被动地接受影响而不是主动寻求影响并发生改变,也未考虑社会影响过程中的个体差异,以及在多个群体影响源同时存在时更为复杂的社会影响情景中个体的心理变化和应对策略等问题。

此外,这一理论主要是对社会影响情境中产生的社会强制力的分析,其他关于社会影响的研究则从另外的角度丰富了对社会影响的认识。例如,早在1958年,美国心理学家H.C.克尔曼就从社会影响的过程和结果角度,通过对顺从、认同、内化3个心理活动过程的区分,解释社会影响条件下个体行为和态度的改变情况。2000年,拉塔内等人把社会影响理论运用到态度研究中,运用计算机模拟技术,考察个体层面的态度如何转化成群体层面的公众观点的动态性过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