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理论 :
由英国心理学家M.J.埃波特和K.史密斯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唤醒水平指个体的总的生理性激活程度。逆转理论认为,唤醒水平与情绪体验呈现一种X形关系,个体具体的情绪体验由当时的动机性质决定。在目标定向动机状态中(如参加世界杯足球赛),个体通常以严肃的态度和明确的计划进行活动并试图避免高唤醒,此时高唤醒会被体验为焦虑,低唤醒会被体验为放松;而在非目标定向动机状态中(如娱乐性跳伞),个体的活动带有自发性、娱乐性,此时高唤醒会被体验为兴奋,低唤醒会被体验为厌倦。因此,个体的情绪状态将随着目标定向与非目标定向动机状态进行“逆转”。
唤醒水平与情绪体验的关系
逆转理论的两个关键概念是可变性动机状态和双稳定性。①可变性动机状态。是假设的交替性状态,个体在这种状态下会在特定时间段体验到不同的动机,即目标定向的动机状态和非目标定向的动机状态(见图)。可变性动机状态并不反映连续体内行为的范围,而是呈现两种明显不同的动机状态。个体会持续数秒或更长时间处于其中一种状态,该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当时起主要作用的条件,并且两种状态中的交替变换经常发生。在逆转理论中,这些变化被称为“逆转”,并构成可变性动机状态的双稳定性系统。②双稳定性。是目标定向的动机状态和非目标定向的动机状态这两种可变性动机状态的对子。与仅具有单优化状态(如倒U形曲线)的稳态系统不同,双稳态系统具有两种可替换的优化状态,其中每一种优化状态均代表一定程度的稳定性。另外3个已确定的对子包括怀疑性-服从性状态、相互同情-统治控制状态、外源中心-内源中心状态。但是,只有目标定向-非目标定向对子与唤醒的关系最为密切。
根据逆转理论,个体总是可以从一种动机状态转变成另一种动机状态,从而对自己的唤醒水平重新加以解释。例如,个体既可以使自己处于目标定向动机状态,将高唤醒水平体验为焦虑,也可以使自己处于非目标定向动机状态,将唤醒水平体验为兴奋,这种逆转完全改变了与高唤醒状态相联系的情绪性质,从而将与焦虑相联系的不愉快情绪转变为愉快情绪。与此相反,在低唤醒水平上,个体也可以使自己从非目标定向状态转为目标定向动机状态,进而将厌倦解释为放松。据此,个体可以沿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对唤醒水平进行调节。例如,通过渐进放松降低令人不愉快的高唤醒水平,通过动机逆转对令人不愉快的高唤醒水平进行重新解释,通过生物反馈提高令人不愉快的低唤醒水平,或者通过动机逆转对令人不愉快的低唤醒水平进行重新解释。
逆转理论提示,唤醒水平与情绪性质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地一一对应,而是受到动机倾向的调节。同样的唤醒水平所产生的情绪性质要依当时个体所处的动机倾向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