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建构理论

2023-12-20

    神经建构理论 :

它强调神经结构与神经活动类型对认知发展的重要作用,也强调与环境相关的经验对认知发展的重要作用。该理论认为,认知的发展取决于神经的活动,而神经的活动又受到与环境相关的经验调节,认知过程本身参与塑造着神经网络。神经建构理论通过关注神经和心理表征的发展来理解大脑的认知过程。

神经建构理论是在三大研究取向的基础上提出的:一是瑞士心理学家J.皮亚杰等人提出和完善的建构主义学说;二是对心理活动、心理发展与脑功能关系的研究与认识;三是计算机模拟技术,它强调通过计算机模拟心理活动来检验和完善心理学理论。

认知发展的机制问题是发展心理学的基本问题之一。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它重视个体对周围环境的建构过程,但却忽视了社会文化对认知发展的作用。苏联心理学家L.S.维戈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则更加强调人类认知过程的发展与社会文化的密切关系。尽管如此,这两种理论都未充分地考虑脑生理的变化在认知发展中的影响作用。20世纪90年代,认知神经科学迅速形成和发展,它在有关人类认知过程的脑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出现了一种解释认知发展的新理论,即神经建构理论。

神经建构理论注重认知发展的生物机制,该理论建立在“生物制约”这一概念的基础之上。在神经建构理论的框架下,如何认识生物学因素对认知发展的制约作用是理解认知发展的核心。生物制约包括5种形式:①基因制约。指来自基因的生物活动的制约。神经建构理论认为,认知发展源自基因之间的活动、神经的活动以及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与环境相关的经验会以特定的方式影响基因表达。②细胞制约。指神经的发展还受到细胞环境的制约,一方面神经结构的形态及其神经元相互联结的形式会制约形成表征的神经活动类型;另一方面,神经活动类型自身也可以导致神经结构形态的变化,从而改变这种制约作用。③大脑制约。指单个功能性的大脑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影响相关的神经结构和表征的发展。④身体制约。指当个体通过身体获取外界信息时,身体的感觉功能会制约其心理表征。身体不仅能充当外界信息的过滤器,还能操控环境,并产生新的感觉经验。因此,个体并不是被动地吸收外界环境中的信息,而是选择性地学习某些经验。⑤社会制约。指个体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会对其神经和认知发展产生影响。在认知发展的过程中,以上这些生物学制约因素共同塑造了作为心理表征基础的神经结构。

总体上,神经建构理论阐述了发展的神经机制及其与认知发展过程的关系,随着认知神经科学和神经解剖学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强调将微观的细胞水平的研究与神经系统水平的研究整合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神经发展的过程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