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觉察理论

2023-12-19

    自我觉察理论 :

由S.杜瓦尔和R.A.维克隆德于1972年提出。自我觉察理论的主要假设是,随意注意是两分的,即要么关注自我,要么关注环境,个体能在两个关注方向来回转移,但不能在意识上同时既关注自我又关注环境。决定个体有意关注方向的是外在刺激,能使个体保持客观观察地位的刺激会增强自我觉察。引起自我关注的刺激范围很广,包括有关自我形象和自我符号等刺激,如面对镜子或听自己的录音所产生的反思,也可以了解到其他人对自我的注意,如知道听众在观察自己。

自我觉察理论认为,个体采用客观的、指向内部的自我关注,所造成的结果主要是产生令人不愉快的动机性唤起。这种唤起来自个体必须处理以下两方面带来的差异:一方面是个体所“看到”的自我;另一方面是个体的理想自我。个体所体验到的消极状态的程度,是自我觉察的时间和所“看到”的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异程度的共同函数。该理论还认为,进行客观的自我关注一般都会产生消极的或令人不愉快的动机状态。维克隆德后来补充认为,如果在自我关注之前,个体有成功的经历,那么这种唤起状态也可以是积极的。这是由于个体最近的成功体验使之认为现在的自我已经超过或等于理想自我,因而现在的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异是正向的(积极的),自我关注就产生了积极的体验。但对维克隆德来说,所有自然产生的现在的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异基本上都是消极的。个体关注现在的自我与理想自我差异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自我评价。在典型的消极差异情况下,自我评价采取自我批评、自我谴责或降低自尊等形式。在积极差异情况下,则产生自我夸大、提高自尊等自我评价。自我觉察理论还认为,在自我关注期间,如果个体要摆脱这种状况,那么转换自我关注会使自我批评之类的反应中止,并且由自我关注产生的消极情感也会消散。因此,个体面临消极的差异时会采取一种或多种策略来避免消极的自我关注。例如,个体简单地回避引发自我觉察的物体,如镜子、照相机;个体会试着转换自我关注的方向,如去看电视或听音乐;或者个体从事能使注意力指向外部的身体运动等。如果以上努力失败后,消极的差异所造成的令人不愉快的结果,以及由此带来的消极自我评价将会继续加剧个体的体验,从而使个体被迫减少消极的、现在的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异。在大多数情况下,个体会用“说明个人成功的标准”的办法来减少这种差异。于是此种诱导出的自我觉察的个体会做出更为诚实的自我报告。个体也会用改变所表达的态度,或改变指向他人的行为方式的办法来减少差异。

自我觉察理论被认为是角色理论取向的范畴,因为其核心观点是主观自我与客观自我的两分法。自我觉察理论的提出,引起了众多的研究,但也存在尚未解决的问题,如评估“令人不愉快的动机状态”及其结果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