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品德形成发展的阶段性

2024-02-10
青少年品德形成发展的阶段性:

指青少年的品德发展是呈阶段、连续发展的,是品德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

青少年品德发展的阶段性取决于其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取决于其道德实践进程的阶段性。皮亚杰和科尔伯格是道德发展阶段论的主要代表。

皮亚杰将儿童的品德发展划分为4个阶段:1.自我中心阶段。2.权威阶段。

3.可逆性阶段。4.公正阶段。

科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发展要经历3个水平(前道德水平、习俗道德水平、后习俗道德水平)6个阶段,儿童逐渐地由一个阶段进入另一个阶段。要达到任何阶段都需通过前面几个阶段,而且后继阶段高于前面的阶段。

只有16岁以后的部分人才能达到后习俗道德(自律道德)水平,即能够根据已确立的普遍原则和“良心”来判断行为的善恶。中国李伯黍等人的研究也指明,儿童的道德判断经历着从客观性判断过渡到主观性判断,由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

日本学者武政太郎、前苏联心理学家A·B·佐西莫夫斯基等人也分别对儿童道德发展做过阶段的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