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意识

2024-02-06

    情境意识 :

情境意识依次分为3个水平:操作者知觉和注意环境中的重要线索或元素(水平1);综合理解不同来源的信息(水平2);基于理解,预测未来的状态或事件(水平3)。

最早出现在航空心理学,描述飞行员对空战态势的理解。随着科技的进步,在许多领域,操作人员的工作由过去以操作为主变为监视-决策-控制,任务的认知特性不断增加,操作者的情境意识是影响决策质量和作业绩效的关键因素,失去情境意识而不能完成复杂的认知任务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这些领域的共同特点是:任务环境的信息丰富,且动态变化;需要保持或达到特定的状态或目标;操作者有时会体验到很高的心理负荷;通常需要大量的训练。

情境意识的测量可以分为四类:生理测量、记忆探查测量、作业绩效测量、主观测量。不少研究者提出,借助脑电图、眼动数据、事件相关电位、瞬时心率或皮电活动等神经与生理指标,可以对操作者的情境意识水平或认知状态进行适当的推断。但是,一般认为,很难用生理指标来判断情境意识所包含的高水平的认知过程。记忆探查测量的方法要求操作者自我报告记忆中的内容,借此评估其情境意识。在航空领域,情境意识全面评估技术与情境意识在线测量是使用最为广泛的记忆探查方法。绩效测量法利用任务表现来推测操作者的情境意识水平,如通过计算飞机偏离预定航向的值来评估。高情境意识可能是良好绩效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因此,作业绩效可能并不能真正反映操作者的情境意识水平。主观测量是基于操作者或观察者的意见来测量情境意识。

情境意识研究的应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系统的设计与评价,人员选拔,以及情境意识保持与提高的训练。对于系统设计,已提出一些以情境意识为取向的设计流程及指导原则,如目标指向的信息显示、支持平行加工及运用突显特征触发目标切换等。从逻辑上讲,个体的认知能力、心理运动能力等对情境意识的保持可能存在影响。因此,基于作业任务,识别相关因素用于人员选拔就很有必要。保持高水平的情境意识,一方面需要通过系统设计和人员选拔;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训练,在航空领域广泛开展的机组资源管理训练已经证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