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斯康星卡片分类任务 :
由D.A.盖恩特和E.A.博格于1948年编制。在发展心理学领域,威斯康星卡片分类任务是测查6岁及其以上年龄的儿童的工作记忆能力及抑制控制能力的一个经典范式。测验中,研究者先向儿童呈现具有多种维度的刺激卡片,接着呈现与刺激卡片在不同维度上相匹配的独立卡片,并要求儿童从中发现规则,用该规则来筛选出刺激卡片。每选一张卡片,研究者都给儿童对或错的及时反馈。当连续的正确选择达到一定次数后,研究者会改变目标维度,要求儿童找出新的分类规则,重新选择符合要求的新的目标卡片。因此,正确完成该任务有两个关键因素:①抽取刺激卡片和目标卡片相似性的工作记忆能力。②改变目标卡片的维度后,儿童抑制先前规则对新规则的干扰的能力。这类研究发现,儿童常常出现不能灵活转换规则的持续性错误,其原因通常被认为是维度改变前所形成的规则成了抑制新规则的优势规则,从而产生了认知冲突。同时,该任务要求儿童不断猜测主试心目中的目标维度,从而发现规则,因此,工作记忆和假设检验能力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威斯康星卡片分类任务由4张核心卡片(卡片1为1个红三角形;卡片2为2个绿五角星;卡片3为3个黄十字形;卡片4为4个蓝圆)和128张反应卡片组成,这些卡片上的几何形状在3个知觉维度上变化,即颜色(红、黄、绿、蓝)、形状(三角形、五角星、十字形、圆形)、数量(1、2、3、4)。这个任务要求被试通过试次、错误和主试的反馈,发现正确的分类原则。一旦被试选择了正确的规则,他们必须要在变化的刺激条件下忽视其他无关的刺激维度,维持这种分类原则(或者分类组合)。例如,实验时要求被试把每一张测试卡片与4张核心卡片的其中一张进行匹配(例如,一个黄三角形能与卡片1中的数字或形状进行匹配,能与卡片3中的颜色进行匹配)。每放一张主试反馈“对”或“错”,但不给被试任何有关分类原则的提示。当被试连续做了10次正确的匹配以后,主试在没有被告知的情况下转换分类原则,这要求被试能够灵活地在维度集中进行复杂的转换。
威斯康星卡片分类任务是不计时的,分类任务一直会继续,直到所有的卡片都被分类或者完成了所有6种分类。尽管有学者对此进行校正,提供了16种不同的得分,但由于测验的内部结构,许多研究者通常最多依赖两三个得分作为被试的成绩。例如,按照威斯康星卡片分类任务的评分方法,可以选择正确总数(分对整个分类测试任务48张卡片的总张数)、错误总数(分错48张卡片的总张数)、持续性错误数(若告诉被试规则已变,被试仍按前一个规则进行分类,或已告知错误还按此原则分类的数量)、随机错误数(错误总数减去持续性错误数)、完成分类的数量(最高为6)等来作为被试的成绩。
一些经典研究还发现,威斯康星卡片分类任务可以作为评估前额叶功能的重要指标,但也受到很多研究者的质疑。一些功能成像研究证实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任务中,规则传递期间的负性反馈激活了包括前额叶和非前额叶的一个更为广泛的神经网络。多个理论驱动和新的技术方法的运用,以及对威斯康星卡片分类任务原初版本的修正可能会提供更加有效和可靠的对额叶功能,以及维持、转换、任务集信息更新等认知功能的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