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法律意识

2023-12-20

    个体法律意识 :

在词源上,法律意识是关于法律的意识,因而哲学和心理学关于意识的解释是理解和研究法律意识的基础。西方学者从法律价值、法律文化观念、法律信仰、法律理想、法律感情、法律意识形态等方面对法律意识进行了多角度研究,形成了法律社会学、法律文化学和法律心理学3种研究视角。1980年以前,欧洲普遍使用的与法律意识有关的概念是KOL,即有关法律的知识与观点。欧洲学者对法律意识的研究关注人们自己具有的法律思想与期望,法律意识是人们对法律问题的体验。法律意识在美国是法学与社会学领域广泛使用的概念。美国学者认为,法律意识指一个人在特定时期所具有的关于法律的性质、功能和应用的一切思想。中国学术界在20世纪50~60年代主要借鉴苏联的法学理论,认为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的观点、观念、思想以及法律心理。1980年以后,学者多从社会学和心理学角度进行研究。从社会学角度看,法律意识是一种社会法律现象,是社会法律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是法律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从心理学角度看,法律意识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人们对法律现象的内在领悟及主观心理感受。学者对于法律意识的研究也影响到对个体法律意识的理解和认识。早期的研究多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将个体法律意识看成是社会意识中的一部分,是个体对法律现象的思想、看法、观点和情绪,它是个体独特的社会地位和社会经历的反映。个体有关法律问题的实践以及他所接触的社会环境对法律现象的看法,对个体法律意识的形成都有直接的作用。2000年以后,学者日益重视对个体法律意识的心理学研究,关注个体对法律规范内化的心理机制、心理过程与结果,认为个体法律意识是个体关于法律现象的感觉、知觉、思维等心理现象,它决定着个体对法律规范认识、理解和服从的意愿与程度,影响着个体社会行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