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尚未达成一致,但都强调个体内部协调和外部适应和谐。
1946年世界心理卫生大会提出心理健康需具有4个特征: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②适应环境,人际交往中彼此谦让。③有幸福感。④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这个界定一方面强调了个体内部与外部的适应(身体、智力与情绪的协调属于内部适应,而适应环境、适应人际交往、适应工作则属于个体与外部世界之间的适应);另一方面也凸现了积极的主观体验对心理健康的必要性。
西方学者中对心理健康探讨最多的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如美国心理学家C.R.罗杰斯、A.H.马斯洛都注重对心理健康的探讨。罗杰斯提出,心理健康者的特征是:对生活经验具有开放性,以充分完全的方式体验生活,具有选择的自由,信任自己,具有创造性。马斯洛提出的自我实现者的特征代表了心理健康的精英标准,即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适当的估计;生活的目标理想切合实际;不脱离现实环境;能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保持良好的人际交往;适度的情绪发泄与控制;在不违背集体意志的前提下,有限度的个性发挥;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情况下能适当满足个人基本需要等。
中国多位学者也提出了心理健康的界定,刘华山提出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发挥个体的身心潜力与积极的社会功能。中国台湾学者黄坚厚于1976年提出的心理健康的4条标准也有一定影响:乐于工作,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对本身具有适当的了解,与现实环境有良好的接触。
除了理论方面的探讨,来自实践领域的分析研究也有利于澄清心理健康的内涵。廖全明等对中国常用心理健康量表进行了回顾,发现可大致分为心理健康问题的综合评鉴、情绪及相关问题的评鉴、人格及相关问题的评鉴、人际与社会适应问题的评鉴、自我心理问题的评鉴、对应激源与应付方式的评鉴等。心理健康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选用的这些测量内容,往往是全面心理健康评定应包含的内容。
心理健康的评定包含内部适应与外部适应两方面。内部适应主要是个体与自身的关系,同时包括个体的主观体验;外部适应则可划分为对生活不同领域的适应。从内部适应来说,心理健康的个体不仅具有较少的消极情绪,而且应具有较多的积极情绪,即具有健康的情绪体验;同时,心理健康的个体应具有良好的与自身的关系,体现为对自我的恰当认识和评价,即健康的自我认识。从外部适应来说,涉及的生活领域有许多,但高度概括起来即为人际和学业/事业两大领域。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S.弗洛伊德指出,心理健康的标志是“能够爱”和“能够工作”。人际领域主要是个体与人的关系,即健康的人际交往;而学业/事业领域主要是个体与事物的关系,往往是关于个体发挥智力及其他认知功能的状况,即健康的认知效能。此外,心理健康研究关注个体保持心理健康的潜在能力,诸如复原力、易感性和心理坚强等概念均可评估个体在遇到生活改变,特别是遇到挫折时的适应能力。心理健康可从内部适应与外部适应两方面来评估,其中内部适应包括情绪体验、自我认识,外部适应包括人际交往、认知效能、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