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假说 :
由美国心理学家S.科恩和T.A.威尔斯提出,他们认为社会支持可以减轻不良刺激对个体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社会支持的作用机制由缓冲假说及直接效应假说构成。
社会支持指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无偿帮助的行为总和。一般指来自个人之外的各种支持的总称,是与弱势群体的存在相伴随的社会行为。社会支持对个体心理健康存在有益影响,并具有心理保健功能的作用已被证实。对于社会支持的作用机制,主要存在3种理论假说:直接效应假说、缓冲假说和动态效应假说。
缓冲假说是社会支持仅在应激条件下与身心健康发生联系(危机支持),它缓冲不良刺激对个体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保持与提高个体的身心健康;而在正常情况下,则一般不起作用。社会支持的缓冲作用,通过个体内部影响心理应激强度和对应激的耐受力、调节心理刺激与疾病间联系的个体意识等发挥作用。
大多数研究者对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的关系都给予充分肯定。无论是从整体的角度,运用社会学和社会流行病学的方法,对社会支持个体心理健康关系所做的宏观分析,还是从个体的角度,采用临床或实验方法,对社会支持与某一特定心理病症关系所进行的微观研究,都显示出社会支持对个体心理健康的有益影响,社会支持的心理保健功能得到了广泛承认。缓冲假说可能作用于压力事件与主观评价的中间环节上,如果个体受到一定的社会支持,那么他将低估压力情境的伤害性,通过提高感知到的自我防御能力,减少对压力事件严重性的评价。另外,社会支持能够在压力的主观体验与疾病的获得之间起到缓冲作用,社会支持可以提供问题解决的策略,降低问题的重要性从而减轻压力。
直接效应假说、缓冲假说和动态效应假说这3种作用机制模型都强调了社会支持和心身健康的联系,三者的区别主要是研究方法学上的问题,而对于3种模式都有一定实验研究的佐证支持。但对社会支持确定的作用机制模还未形成一致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