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疾病

2024-01-03

    生活方式疾病 :

生活方式疾病主要由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不科学、不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长期积累,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不良因素导致,主要包括心血管疾病、中风、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和肥胖等。这些疾病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因此又称慢性病。

生活方式疾病不仅出现在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也已迅速蔓延,甚至在中低收入国家的发生率也稳步上升。生活方式疾病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头号杀手”。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发达国家因生活方式疾病而导致死亡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60%~70%,生活方式疾病每年会导致1600万人过早死亡。

导致生活方式疾病的危险因素是常见的、可变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①不良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不规律进食,喜食高脂高盐、腌制类食物,进食过快等。②吸烟、饮酒。③缺乏运动或过量锻炼。④不良心理因素。如长期的紧张、压抑或愤怒等。⑤社会因素。如失业、不良的社会环境和工作条件等也会改变个体的生活方式,增加患生活方式疾病的风险。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可导致生活方式疾病

1992年,世界卫生大会《维多利亚宣言》提出了人类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是预防生活方式疾病、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核心。日本根据本国生活方式疾病的发病特点及趋势,提出了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预防方案:①一无。指无烟,在成人健康教育中倡导无烟理念及生活方式。②二少。指少食(吃七八分饱)和少酒(提倡酒精最好每天最多摄取20克)。③三多。包括多动(多运动,每天进行2次20分钟的步行,各做10分钟体操和肌肉力量训练,更多地活跃身体)、多休(合理休养,包括根据个人活动量安排与之相适应的睡眠时间以及工作间隙的休息)、多接(更多地与人、事、物相接触)。

美国加州大学研究出一套简明的有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①每日保持7~8个小时的睡眠。②规律的运动锻炼(运动量适合本人的身体状况)。③少吃多餐(每日可吃4~6餐)。④减少夜生活,有规律的早餐。⑤不吸烟。⑥不饮或饮少量低浓度酒。⑦保持标准体重(不低于标准体重10%,不高于标准体重20%)。

2017年,中国发布《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中,提出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适量运动、控烟限酒和心理健康4个专项行动,形成全社会共同行动、推广践行健康生活方式的良好氛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也指出,要进一步强化个人健康责任,提高全民健康素养,通过技术和服务手段,引导人民群众形成自主自律、个性化的健康生活方式和疾病管理模式。

治疗生活方式疾病的方法主要有: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病情监测和防治知识教育、心理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