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理论

2023-11-28
成就理论:成就理论即成就动机理论。早在20世纪30年代末,默里即提出了成就动机这一概念,并把成就动机定义为一种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尽可能又快又好地完成某事的愿望或趋势。嗣后经麦克利兰和阿特金森等人的研究,逐渐形成为一种动机理论。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激励着个体在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中乐意去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这种动机是人类所独有的,其形成与生理需要无关,它乃是后天获得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动机。在学习活动中,成就动机乃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动机。

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由两种不同因素或相反倾向组成:一种称为力求成功的动机,即人们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带来的积极情感的倾向性;另一种是避免失败的动机。即人们避免失败和由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的倾向性。这两种动机或倾向可视为人们的个性特征。阿特金森还把追求成功的动机或倾向假定为这么三个因素的积。这三个因素是:追求成功动机的强度(m(s下标));成功的主观性概率即期望(p(s下标));成功的激励值(i(s下标))。这一理论的一个特殊假定是ims=—p(s下标),即如果成功的可能性低,那么成功的激励值就大。于是追求成功的动机(t(s下标))的公式可表述为:

t(s下标)=m(s下标)×p(s下标)×l(s下标)…………………………………………(1)

他认为避免失败动机的作用也基于以下三种因素:避免失败动机的强度(m(f下标));失败的主观性概率即期望(p(f下标));避免失败的激励值(如害羞)的强度(一i(f下标))。于是避免失败的动机(t(f下标))的公式可表述为:

t(f下标)=m(f下标)×p(f下标)×(一i(f下标))……………………………………(2)

由于追求成功动机和避免失败动机在活动中同时起着作用。所以实际上完成活动的动机强度(t(a下标))等于二者之和,即:

t(a下标)=t(s下标)+t(f下标) ………………………………………………(3)

在公式(1)和(2)中,p(s下标)与i(s下标)之间是互补关系,p(f下标)与i(f下标)也是互补关系;而成功的主观性概率与失败的主观性概率是相反的。就是说,在完成某种活动中,若p(s下标)(p(f下标))低,则成功的满意度就高,而失败的不满意度便低;反之,若p(s下标)(p(f下标))高,则成功的满意度就低,而失败的不满意度便高。例如,一个学生参加了某学科竞赛,如果他估计会名落孙山,那么,意外地获得了名次便会喜出望外,而失败了也不会十分苦恼;如果他认为自己一定会名列前茅,那么,即使获得了名次也不会十分喜悦,而意外地失败了便会苦恼不堪。

奥苏伯尔认为成就动机有三个方面的内驱力。一是认知的内驱力。这是一种要求获得知识、技能以及善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需要。它常常以好奇心、求知欲、探索、操作等心理因素表现出来。二是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这是一种把学业成就看作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它往往以自尊心、荣誉感、自信心、胜任感等心理因素表现出来。三是附属的内驱力。这是一种为了获得长者(父母、教师)和同伴们的赞许和认可而努力搞好学习、搞好工作的需要。它表现为一种依附感。这三种内驱力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不是固定的,通常随学生的年龄、性别、个性特征以及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等因素而变化。

成就动机是人们通过想象从它所引起的行为中推论出来的,即从成就行为中推断出成就动机的存在。即使学习中的成就动机确实存在,学生也不能片面地只讲个人的成就和个人的自我提高,不能只讲学习的个人意义。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社会价值,把追求个人成就和追求社会进步结合起来,并使个人成就服从于整个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