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学习

2023-12-28

    非正式学习 :

非正式学习场景非正式学习与正式学习相对应。20世纪4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非正式教育的概念,由此引起了学界对非正式学习的关注。美国教育学家V.J.马席克和K.E.沃特金斯在其合著的《工作场所中的非正式学习和偶发性学习》(Unformal and Incidental Learning in the Workplace)一书中指出,非正式学习可能基于制度化形式出现,但并不基于典型的教室环境或高度结构化的形式,学习活动主要由学习者自己掌控,时常出现于非常规环境中,是一个暗自领会的、隐性的且被认为是必然的过程。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明确提出,非正式学习是产生于日常生活中(即日常的工作、家庭和休闲活动)的活动,学习是非结构化的,学习结束后不能获得学历认定或资格证书,有时学习者可能是有意识的,但在多数情况下,这种学习活动是无意识的、偶然的和随机的。

非正式学习的形式和方法灵活多样,具有较强的情境性、社会性与开放性(见图)。非正式学习与正式学习并非两个绝对对立的概念,它们在学习过程、学习环境、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动机等方面既有区别又有内在的联系。在学校情境中有丰富多样的非正式学习,如通过同伴获取有关人际交往、兴趣爱好等非书本的知识与技能;而非正式学习中也可能有着某种短期的系统性的知识技能的掌握。非正式学习和正式学习是构成终身学习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共同位于一个连续的学习谱系内,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作用机制共同构成了终身学习的完整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