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积障碍

2023-12-28

    囤积障碍 :

2013 年,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Ⅴ)把囤积障碍从强迫障碍和强迫性人格障碍中独立出来,作为一种新型的心理障碍。囤积障碍的形成与童年经历(如童年早期的创伤、不安全依恋以及压力性生活事件等)、部分脑区功能异常和遗传基因有关。

患者表现出信息加工不足、不合理信念、情绪调节困难和严重的囤积行为等典型症状。患者在患病之前或初期表现出较弱的物品知觉、注意、记忆和分类能力。他们容易忘记与物品相联系的重要信息,总要求将物品放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对物品的功用持有不合理的观念,将物品过度拟人化,认为自己有责任保证物品的安全,情绪容易受到物品的影响,同时具有高水平的物品储藏需求,在物品获取或丢弃的过程中缺乏正确的决策能力,表现出严重的囤积行为。患者的上述症状导致大量物品填充和堆积在房屋或者工作场所等日常生活区域,导致这些区域无法正常使用,给患者带来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的损害,难以维持自我和他人的健康安全环境。

囤积障碍的治疗主要有3种方法。①认知行为疗法。囤积障碍的显著特点是患者对物品存在不合理的信念,不能够控制囤积行为,难以觉察囤积行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这是引起囤积障碍的核心原因。治疗的关键在于改变患者的错误认知并对囤积行为进行控制。②药物疗法。囤积行为曾被认为是一种具体化的强迫行为,因此可采用抗强迫类药物进行治疗。③综合疗法。这是心理干预和药物疗法的结合,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