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取向

2023-12-27

    认知取向 :

最早于1938年出现在德国心理学家K.勒温的场理论,指出个体不同的认知方式引起对外界环境不同的表征形式。美国心理学家H.A.威特金提出心理分化论,首次将人格研究与认知概念相结合。美国心理学家G.凯利进一步发展了认知人格理论,于1955年出版《个人建构心理学》,成为现代认知人格理论研究的起点。

根据心理学家对不同认知水平的探索,可将其研究成果分为3类:①知觉。关注不同个体由相同外界刺激引起的在知觉层面的差异。威特金认为个体在知觉层面的差异象征了不同的人格,通过系列实验将人划分为场依存者和场独立者两类。场依存者依赖于社会环境,受外界信息影响较大,拥有较强的社交能力;场独立者行事较为自主,受外界干扰较小,与他人保持距离。②解释。关注个体对生活事件赋予的意义。对同一件事,不同个体做出的不同解释代表了其人格特征。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指出,每个人对世界都有独一无二的解释,如果两个人对同一事件的解释相同,即在个人建构系统上相似,可以认为他们具有相似的人格部分。③意识目标。关注不同个体对目标的设定和行为过程上的差异。如B.利特尔提出个人计划,指个体选择的旨在达到既定目标的系列相关行为。不同的个人计划象征着不同的人格。利特尔发现,在大五人格维度神经质上得分较高的个体,更倾向于认为目标可能会失败,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感到困难重重。他认为,个体在生活中对大量目标的设定和追求构成了人格的一部分。如果想充分了解一个人,可以看他想得到什么,怎样去争取自己想要的。

后期出现了社会认知取向,代表人物如J.B.罗特、A.班杜拉、W.米契尔等,强调人格认知层面的重要性和人格的社会本质。罗特将认知理论与强化理论结合,认为在某情景中个体是否采取某种行动,取决于个体对此行为成功预期的强度和行为所朝向的目标价值。班杜拉认为个体的行为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可以没有外在强化物,强调行为、个人和环境相互联系和交互作用。米契尔认为,个人的认知组织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起主导作用,如能力、编码策略、预期、主观价值和自我调节系统及计划等。

与其他人格流派相比,认知取向的研究符合心理学中用认知解释行为的趋势,其理论成果有很强的实验背景,用于解释个体差异的大量认知结构也被实验证实。认知取向的治疗方式在心理咨询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例如,美国临床心理学家A.艾利斯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帮助来访者认识自己所用的不合理信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通过改变认知模式进而改善情绪和调整行为。随着认知心理学逐渐与认知神经科学相结合,行为水平的研究开始与相应的大脑神经过程的研究结合起来,深入探讨认知过程的脑网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