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刻板印象

2023-12-27

    性别刻板印象 :

反映实际存在或夸大歪曲实际存在的性别差异,通常对男性特质赋予更高的价值。1983年,K.杜克斯和L.L刘易斯将性别刻板印象分为4个维度:①人格特征上,男性刚强、自立,女性温柔、细心。②角色行为上,男性是工作成就取向,女性是人情关系取向。③职业上,男性是卡车司机,化学家,女性是护士、教师。④外表上,男性高大、强壮,女性纤弱、苗条。1990年,中国学者张德对大、中、小学生的研究发现,在人格特点上男性被认为胸怀宽广、勇敢、意志坚强、事业心强,女性被认为善解人意、心地善良、性情温和、细心、操持家务。

两性在体力等生理上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社会分工和责任分化,分工的差异延伸出人格倾向和地位上的分化,最终个体习得与自己性别相适应的行为模式,进而形成性别刻板印象。

性别刻板印象始于婴儿期且持续终生。儿童在认识自己性别的同时习得了性别刻板印象。学前期,儿童认为两性对应的行为模式是所有人都必须遵守的准则。小学期间,儿童的性别态度相对灵活,对违背性别角色标准的行为比较宽容。青春期开始,个体无法容忍两性表现出跨性别的风格和行为。此后,个体的性别态度再次变得灵活。但是,在小学和成年阶段灵活的性别态度更多用于女性,人们无法容忍男性表现出女子气的风格和行为。

性别刻板印象对女性的负面影响较大,如导致女性害怕成功,对自己的知觉和评价扭曲,影响女性对压力的适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