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化 :
是获得女性心理行为模式的社会化进程。1974年,美国心理学家S.L.贝姆认为,女性化的重要特征是移情性和人际敏感性。典型的女性化心理行为模式强调合作与顺从,女性化的个体是亲切的、富于感情的、善于照顾他人的、能敏感觉察他人要求的、重视人际关系的。女性的心理行为特点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为男性所具有,即男性女性化。因此,女性化与男性化两个概念是相对应而存在的,用来说明任一性别个体具有的男性或女性心理行为特征的程度。
早期的理论模型基于两个假设:①女性化特征位于性别角色行为连续体上的另一个极端,与男性化特征对立,女性化程度越高,男性化程度越低。②性别角色越符合性别模型,心理越健康,女性化的女性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而女性化的男性则存在适应问题。基于此模型,1936年L.M.特曼和C.C.迈尔斯编制了首个女性化量表,1940年S.R.哈瑟韦和J.C.麦金力编制了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中的女性化分量表。
1974年,贝姆提出双性化模型,认为女性化特征是与男性化特征相互独立的两个维度,女性化特征上得分高的个体,其男性化特征可能高也可能低。适应最好的人是同时具备女性化和男性化特征的双性化个体,只有女性化特征的个体缺乏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