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监察理论

2023-12-25

    自我监察理论 :

日常生活中,个体通过自我呈现的方式,如控制面部表情、行为风格等有意识地引导他人对自己形成自己所期望的印象。在这种树立期望印象的动机驱动下,个体主动观察情境和情境中他人对自己的反应,通过强化、弱化甚至背离当前内部心理状态的方式,让自己在当前情境中表现得更适宜、更为他人所接受。美国心理学家M.斯奈德于1974年提出了自我监察理论,认为自我呈现存在个体差异,有些个体通过表现行为的一致性来树立形象,而有些个体则通过灵活的行为选择来适应情境需要,这是由自我监察的个体差异造成的。斯奈德同时还开发了包含25个条目的自我监察量表,用以评估个体自我监察水平的差异。

个体的自我监察行为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对自身社会适宜性的关注,对当前情境中他人行为适宜性的感知,以及监控和管理自我行为时对相关线索的利用。按照自我监控理论,高自我监察水平的个体更关注自身行为的情境和人际适宜性,对当前面临的情境背景和他人行为等相关社会线索更敏感,并且能够及时根据情境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相反,低自我监察水平的个体并不关注自身行为的社会适宜程度,很少关注和参照情境中他人的反应,其行为选择更倾向于遵从内部心理状态(如情感、信念、态度等)而不易受到情境影响。在行为表现上,高自我监察水平的个体能够有效针对不同情境选择应对行为,针对不同交流对象表达不同观点。与高自我监察水平个体相比,低自我监察水平的个体表现出更高的攻击性、不易妥协、更多的指责、拒绝等行为,同时也会经历较高水平的愤怒、焦虑、沮丧等负性情绪体验。

自我监察理论自提出以来,在人际关系、亲密关系、群体行为、组织行为、消费行为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人际关系中,高自我监察水平的个体偏好线索清晰的人际情境,并擅长事先制定参与人际互动的行为策略;在组织行为中,高自我监察水平的个体表现出更高的绩效和领导能力;在消费行为中,高自我监察水平的个体更容易被广告中的形象描述打动,而低自我监察水平的个体更注重商品的实际使用效果。

自我监察理论的理论价值是:它被用来解决20世纪70年代心理学理论研究中的两大争论,即行为是由人格特质决定的还是由情境决定的,以及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问题。这一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受到人格或情境的影响程度存在个体差异,并因此影响了人的态度与实际行为的关系。高自我监察水平的个体更容易受到社会情境的影响,更倾向于表现出符合当前情境的行为,因而事前测量的态度对实际情境中的行为预测效果较差,这更符合社会心理学的情境导向视角。相比之下,低自我监察水平的个体行为更多的是由其人格特质决定的,其行为选择更符合自己的内在态度并表现出跨情境的一致性,因而其态度能够有效代表其行为,这更符合人格心理学的特质导向视角。通过个体差异的角度,自我监察理论尝试对这两大争论进行解释,而相关研究证据也证明了这一理论的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