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源理论 :
1954年,美国心理学家J.B.罗特(Julian B. Rotter)结合认知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中的强化理论提出这一理论。控制源是个体对自己的行为方式以及生活事件责任来源的认知和定向。又称控制点。罗特认为,个体在学习中对强化物价值的评价和来源会影响个体随后的行为。1966年,罗特开发了内外控制源量表,用以测量个体的内控、外控倾向。罗特的学生W.H.詹姆斯(William H. James)研究发现,个体有两种不同的预期转换:①典型性预期转换。指相信成功或失败之后会伴随相似的结果,即同样成功或同样失败。②非典型性预期转换。指相信成功或失败之后会伴随着相反的结果。这种对行为结果的不同预期进一步解释了控制源理论发生的机制。
依据归因倾向的差异,控制源理论将个体区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内控型的个体倾向于把行为事件结果归因于自己的内部因素,如能力、努力等,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引发随后事件的主要因素,认为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生活;而外控型的个体倾向于把行为事件结果归因于不可控的外部环境因素,如运气、机遇、命运等,认为不可抗拒的外部力量是造成其行为结果的主要原因,因此常常会消极怠世,不愿去做一些必要的努力和尝试。不同控制源的个体在面对同一事件结果时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方式。例如,当考试失败时,内控型的个体会责怪自己,认为由于自己没有努力学习,倾向于更加努力地学习;而外控型的个体则会抱怨外部环境,认为由于自己拥有一个差劲的老师,倾向于无所作为。此外,内控型的个体通常会表现出两种关键性格特质:较高的成就动机和较低的外部指向性;而外控型的个体则表现出更高的焦虑特质和人际不信任。
控制源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在面对相同事件时个体情绪状态、动机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在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中获得了广泛应用。研究表明:内控型的儿童通常在学业成绩上表现更好,心理健康水平更高,以及在人际交往中更受欢迎,这些发现对学校教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控制源理论也存在较大争议,常见的批评是认为这一理论过于简略,个体会在不同领域表现出不同的控制源偏好。例如,一个在学业问题上是内控型的个体认为是自己的努力导致了学业成绩,但在健康问题上可能是外控型的,认为是外部环境中不可控的因素导致了身体疾病。另外,控制源这一概念与归因风格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重叠,都反映了个体的归因倾向,较难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