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隐联系测验 :
由美国心理学家A.G.格林沃尔德等人于1998年提出。内隐联系测验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一种计算机化的快速分类任务来测量概念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继而实现对各种内隐心理的测量。
内隐联系测验包含两类刺激,一类是概念词(如花和虫),另一类是属性词(如好和坏),每一类词都包含数个具有代表性的样例刺激(如花的样例:玫瑰、月季等,虫的样例:蟑螂、蜜蜂等,好的样例:美丽、可爱等,坏的样例:讨厌、丑陋等)。标准的内隐联系测验一般包括7个部分,每一部分都包含一个分类任务。第一部分要求对概念词的样例尽快进行辨别并按键反应,如把属于花的刺激视为一类并按相同的键反应(如F键),把属于虫的刺激视为一类并按另一个相同的键反应(如J键);第二部分要求对属性词样例尽快进行辨别并按键反应,如把属于好的刺激视为一类并按相同的键反应(如F键),把属于坏的刺激视为一类并按相同的键反应(如J键);在第三部分,对前两个部分所出现的所有刺激词混合后逐个随机呈现,要求被试把属于花和好的刺激都视为一类并按键反应(F键),把属于虫和坏的刺激视为一类并按另一个相同的键反应(J键);第四部分与第三部分一致,为正式测试;第五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反转,花和虫的类别标签呈现位置互换,同时相应的反应键也互换,目的是将概念词和新的反应键建立联系;第六部分是第三部分的反转,把属于虫和好的刺激归为一类并按相同的键反应(F键),把属于花和坏的刺激视为一类并按相同的键反应(J键);第七部分与第六部分一致,为正式测试。由于人们普遍将花和好联系得更紧密,而将虫和坏联系得更紧密,因此,第四部分为相容分类,概念联系紧密、加工自动化程度高,因而测试任务较易、被试反应速度较快;而第七部分为不相容分类,概念联系不紧密或者相互排斥,加工过程中需要克服冲突,因而测试任务较难、被试反应速度相对较慢。完成两类任务反应时上的差异反映了概念之间的联系或其对应的心理结构的相对强度,在该测验中表现为人们对花和虫的内隐态度。
内隐联系测验对内隐心理的测量是通过对反应时的测量间接实现的,这种间接性使其具有基于自我报告的外显测验所不具备的两大优点。①内隐联系测验较少受社会赞许、期望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能够更有效地测量个体不想报告的心理,如对残疾人的偏见等。②内隐联系测验能够更有效地测量个体无法报告、处于意识之外的内隐心理,如无意识中的自杀意念等。与其他的内隐测验相比,内隐联系测验具有简单、易操作、信度效度高、灵活等优点,不仅可用来测量各种内隐社会认知,还可用来测量某些内隐情绪(如内隐焦虑)、内隐人格(内隐内-外向)、内隐自传体记忆等。由于标准的内隐联系测验分类任务较多,并且测量的是内隐心理的相对强度,研究者基于此提出了多种内隐联系测验的变式,如单靶内隐联系测验、简版内隐联系测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