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成就测验 :
标准化成就测验主要用于评价学生已有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应用程度,对学生的学业发展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现代标准化成就测验经由欧美教育测验运动的推动得以逐步完善和普及,已经成为语言学等社会科学、数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重要学习评价手段,广泛应用于学业评定、人才选拔和诊断甄别等方面。
测验的标准化主要包括:①测验项目标准化。首先根据测验目的预选测验题目,经过预测验进行项目分析,筛选出信度和效度符合要求的题目组成测验。对大规模使用的标准化考试,通常以建立试题库的方式提高测验的等值性和题目的代表性。②测验程序标准化。对测验指导语、时间限制、测验情境、答题方法等制定统一的规定,使所有参加测验的人员具有相同的测试条件。③测验评分标准化。每个测验题目均有标准答案或参考答案。客观题一般使用机器评分;主观题由两人评分,取平均数,如果差距过大则交由第三人评分。④得分解释标准化。使用常模参照或标准参照来解释学生得分的意义。
标准化成就测验的最大优势在于客观性。与教师自编成就测验相比,标准化成就测验一般由学科和测量专家共同编制,他们与接受测验的学生没有个人情感上的联系,在测验的内容取样和题目编制上更系统、合理,以客观题为主要题型,有统一的评分和解释标准,信度和效度更高。但在实际教学应用中,标准化成就测验只是粗线条地刻画学生的相对成就,无法对学生的技能、能力、学习方式全貌进行详细描述,无法给实际教学活动提供全面支持。教学过程中如果过度依赖标准化测验成绩,就会给学生和教师带来巨大压力,导致“应试教育”的偏向。因此,不应把标准化测验分数作为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唯一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