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训练

2023-12-11

    自信训练 :

美国心理学家A.索尔特在1949年将自我肯定描述为一种人格特质,认为它与外倾性等人格特质一样,有些个体有,有些个体则没有。南非心理学家J.沃尔普于1958年在其著作《交互抑制精神疗法》(Psychotherapy by Reciprocal Inhibition)中介绍神经质治疗时首次尝试将自我肯定作为一种对抗焦虑的交互抑制手段。随后自我肯定被重新定义为表达个人权利及感受。自信训练最初由索尔特于1961年提出,并由沃尔普推广。沃尔普认为,一个人不可能同时既感到自我肯定又感到焦虑,因此感到自我肯定将会抑制其焦虑感。

20世纪后期,随着自我肯定被看作一种行为技巧,自信训练成为行为治疗及认知行为治疗中广泛使用的干预方法。自信训练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抗性条件作用,使来访者增强自信,避免紧张,从而在人际交往中能够做出恰当反应。其基本信条是:任何人都应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观念、态度,而不必过度焦虑或压抑。

自信训练的目标包括:提高个人权利意识,强调表达自己的权利和尊重他人权利的重要性;鉴别自我肯定行为和非自我肯定行为;鉴别被动屈从行为和粗鲁攻击行为;学习言语和非言语的自我肯定技能。最终在人际情境中应用新习得的技能,发展自我肯定行为。自我肯定行为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①肯定的要求。请求他人为自己做某事,以满足自己合理的需要。②肯定的拒绝。恰当拒绝他人的不合理要求而又不伤害对方。③真诚、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在心理咨询中,自信训练常用的具体策略包括指导、示范、模仿、反馈、认知重构、角色扮演或行为排演、社会强化、布置家庭作业、小组讨论、放松训练、自主学习等。

研究表明,自信训练在社交困难、酗酒、早发性精神疾病、人格障碍或情绪障碍的治疗中均有较好的疗效,其效果主要表现为增强来访者的自信、自尊、自我概念;降低其焦虑或愤怒感;提高其社会功能和人际关系。而且以团体形式开展的自信训练往往比个体训练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