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形成

2023-12-10

    印象形成 :

印象形成过程具有快速性和直觉性,个体往往基于认知对象的部分特征作出判断,而非掌握全部特征之后再形成印象。

印象形成具有规律性,遵循3个一般性规则:①一致性。个体倾向于形成对认知对象的一致性印象,因此在印象形成过程中需要处理有关认知对象的矛盾性信息,对其分配不同的权重,并以特定的一致性线索进行整合。②评价中心性。研究表明,个体在描述和评价认知对象时主要基于3个标准:评价(好和坏)、力量(强和弱)和活动(积极和消极)。其中评价标准最为重要,一旦评价标准确定,对认知对象的印象就基本形成。③中心特性作用。根据评价中心性规则,某些特性在印象形成过程中被赋予更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些特性被称为中心特性,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S.E.阿希首先在实验中发现。

印象形成过程的内部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者提出了3种假说:①平均模式假说。认为印象形成是个体对认知对象的各种特性赋予印象值,并根据多种印象值的平均数形成印象的过程,其公式为:(印象值1+印象值2+……+印象值N)/特性个数=印象分数。印象分数越高,个体对认知对象的印象越好。②累加模式假说。认为决定印象形成的不是全部特质印象值的平均数,而是印象值的总和,其公式为:印象值1+印象值2+……+印象值N=印象分数。③加权平均模式假说。在平均模式假说的基础上,根据在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不同影响力,赋予各种特性不同的权重,将加权平均之后的平均数作为形成印象的决定因素,其公式为:(印象值1×权重1+印象值2×权重2+……+印象值N×权重N)/特性个数=印象分数。

作为一种典型的社会认知过程,印象形成受到社会认知的多种效应影响,这些效应包括刻板印象(对人和事物形成的固定看法和态度)、晕轮效应(根据认知对象的某些特征推论其他特征)、首因效应(最初获得的信息比之后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形成影响更大)、近因效应(最近获得的信息比之前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形成影响更大)等。

印象形成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研究者对其内部机制和具体程序仍然缺乏了解。随着社会神经认知科学的发展,一些研究者试图从神经认知层面探索印象形成过程的内部机制,这些研究集中于面孔的识别和评价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