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化理论

2023-12-09

    学习强化理论 :

由美国行为主义理论代表人物B.F.斯金纳、C.L.赫尔等人提出,B.F.斯金纳认为强化决定了有机体行为的形成、转化及其成效。最早提出强化概念的是苏联生理学家I.P.巴甫洛夫。在其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中,强化指伴随着条件刺激物之后的无条件刺激的呈现;而在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中,强化是一种人为操纵,是指伴随于行为之后以有助于该行为重复出现而进行的激励过程。

C.L.赫尔根据强化的性质,可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积极强化)是指在环境中增加某种刺激后,使个体的反应概率增加;负强化(消极强化)是指当刺激在有机体环境中消失后,有机体的反应概率增加。根据强化物的性质,分为一级强化物和二级强化物。前者指对行为有直接强化作用的刺激物,如食物、水等;后者指中性刺激因与一级强化物结合而具有了强化的特性。根据强化给予的方式不同,可以将强化分为固定间隔强化、可变间隔强化、固定比率强化和间隔比率强化4种基本的强化程式。给予强化时应遵循3个原则:①依照强化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强化措施。②小步子进行,要分阶段设立目标,并对目标予以明确的规定和表述。③及时反馈,即通过某种形式和途径,及时将结果告诉行动者。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揭示了强化在行为形成中的作用过程,其他研究者针对强化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如赫尔的驱力还原理论、动机诱因理论、特定反应理论、反应剥夺理论、均衡理论等。赫尔的驱力还原理论认为,强化的实质是有机体的需要和内驱力的还原,或是有机体对某事物反应程度的还原(提高)。动机诱因理论强调外部客观刺激的强化作用,即外部客观刺激是个体产生行为的诱因。特定反应理论认为特定的反应和活动具有强化作用,而与之相关的刺激不具有强化特性。反应剥夺理论指出当某种活动或反应因被剥夺而低于适度水平时,该活动或反应就具有了强化性质。均衡理论强调当个体处于不平衡状态时,就会产生某种活动或做出某种行为来试图恢复平衡状态。

学习的强化理论为预测和控制人类行为提供了一个操作性的视角,对人类的行为管理和学生学习过程的控制和激励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但它更多地关注学习的外部条件,对学生学习的内部过程和机制有所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