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

2024-02-13

    强化 :

这一概念由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B.F.斯金纳提出。他认为,行为只是对外部环境刺激作出的反应,是被强化的结果。强化是形成条件反射的关键变量。只要创设和改变外部强化条件,个体的行为就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强化物是随时间的推移能够增加行为出现概率的任何刺激。强化类型有阳性强化和阴性强化之分,连续强化和间歇强化之分。

根据强化物的特性,可以将其分为初级强化物、条件性强化物。初级强化物的强化特性是由其生物学因素决定的,而条件性强化物则是中性强化物与初级强化物逐渐联结在一起之后而形成。此外,根据强化物呈现的时间进行分类,强化物还可以分为立即强化物和延迟强化物;根据强化物的操作方式进行分类,强化物可分为阳性强化物和阴性强化物。虽然两种强化物的操作方式不同,但是最终的结果是期望行为出现的概率增加。阳性强化物的施加能够增加反应的概率,这样的刺激物如食物、水等;阴性强化物的消除可以使自身免受伤害性刺激,例如,噪音、强光、电击等。

斯金纳根据对操作性条件反射和强化作用的研究发明了“教学机器”,并设计了“程序教学”(一种使用程序教材并以个人自学形式进行的教学)方案,对美国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强化不仅在学校教学上得到广泛应用,还经常用于行为塑造和不良行为的矫正等方面。例如,通过阴性强化和阳性强化来增加个体良好行为反应的概率。对于难度较大的期望行为而言,可以采用连续接近塑造法,即对任何连续接近并最终与预期反应相一致的行为进行强化。通过逐步塑造行为,不断缩小与期望行为的差距来实现对期望行为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