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行为模式理论

2024-01-06

    计划行为模式理论 :

该理论由M.菲斯宾和I.阿杰恩提出的理性行为理论发展而来。理性行为理论认为个体在进行特定的行为活动时是绝对理性的,会根据自己判断执行行为后造成的影响来决定是否执行行为。但这一理论提出的绝对理性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自身条件和客观环境的限制下,个体在进行行为决策时对于其行为的态度倾向没有足够强的控制力。因此,阿杰恩在理性行为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增加了描述个体自身条件和环境限制的新变量——行为控制感,这样就扩展了理性行动理论,使之在预测行为意图与实际行为时,包括了非意志行为在内。

行为控制感,指个体对“他们在控制某指定行为”的相信程度。计划行为模式理论提出,当人们认为自己能够成功进行某行为时,他们更倾向于去做该行为。行为控制感的增加来自两个维度的混合作用:自我效能和可控性。自我效能指执行该行为所需的难度等级,或者说对自己有能力成功执行该行为的信心。可控性指那些外部因素,以及个体对该行为的执行过程究竟是由自己控制还是由某些外部的未知因素控制的信心。如果个体有很强的行为控制感,那么他们就会有自信能够成功地执行该行为。

计划行为模式理论能够涵盖理性行为理论所无法解释的非意志性行为。研究表明,该理论能够更好地预测健康相关的行为意向,并改进了意向在多种健康相关领域内的预测能力,如休闲、锻炼、节食等。由于将“社会规范”作为重要变量,该理论还能够解释个体的社会行为。然而,由于没有考虑个体的需求,也没有考虑能够影响模型中信念等变量的情绪因素,在某些健康研究中,该理论对健康相关行为的预测力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