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学心理学

2024-01-05

    情感教学心理学 :

尽管情感教学心理学是一个新开拓的学科领域,但学科的思想史却与教育心理学一样源远流长。在古代,东西方的教育家、思想家都曾对情感教学思想进行探讨,并将观点集中体现于对“乐学”的倡导,即提倡让学生快乐-兴趣学习的愉快教学思想。孔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等的名言,古希腊柏拉图“寓学习于游戏”的寓教于乐的观念,以及苏格拉底关于学生知识获得的“产婆术”观点,都是情感教学心理学思想的萌芽。随后2000多年来,情感教学心理学思想不断散见于中外名师大家的论著。但由于情感现象本身的复杂性,研究相对薄弱,对教学中情感的认识远滞后于认知,以至于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从教育心理学中分化出的教学心理学领域中几乎没有立足之地。教学心理学创始人R.格拉赛在定义该学科时甚至未提及情感:“教学心理学是研究知识和认知技能的获得以及如何设计并安排学习条件来发展这种知识和技能的学科。可以说,直到80年代,许多教育、教学和学习论述中仍缺少对情感的讨论。90年代以前,在西方国家情感一直被教育领域的研究者所忽视。为此,美国心理学家C.R.罗杰斯指出:“情感是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现代教育的悲剧之一,就是认为唯有认知学习是重要的。随着世界范围内课程改革浪潮的掀起,中国基础教育界愉快教学、情境教学、成功教育等与情感密切相关的实验不断开展,对教学目标的认知逐渐由知识型、智能型向知情型演进,对教学中的情感现象日渐重视,并呼唤情感理论的有力指导。此外,心理学对情感的实证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科学探究教学中的情感现象也渐成可能。这就使情感教学心理学在教学心理学领域中孕育而生。1993年,中国学者所著的《情感教学心理学》出版,是该领域的第一本专著,标志着这一学科诞生。进入21世纪,《情感教学》(2002)、《情感教学心理学原理的实践应用》(2002)《情感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2008)《知情交融教学模式新探》(2010)等国内外相关论著不断涌现,推动了该学科的发展。情感教学心理学与认知教学心理学共同构成了体现中国特色和国际前沿的教学心理学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