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静剂 :
镇静剂主要有巴比妥类,苯二氮䓬类(BDZs),水合氯醛、甲喹酮(安眠酮)和褪黑素等也属于镇静剂。
古代用于镇静或催眠主要借助于酒类饮料,酸枣仁、茯苓等中药也有镇静催眠作用。19世纪中叶,欧洲开始应用溴化物、水合氯醛、副醛和乌拉坦等进行镇静和催眠。1903年,出现了第一代镇静剂巴比妥类药物。巴比妥类药物因其作用时间长,毒性作用大,过量使用易于引起昏迷及呼吸循环抑制。因此,在BDZs出现后,巴比妥类药物已不是治疗焦虑或睡眠障碍的一线药物,而多用于抗癫痫及全身麻醉。
BDZs是第二代镇静剂。1960年第一个上市的BDZs药物名叫利眠宁(氯氮卓)。三年后,应用非常广泛的安定(地西泮)上市,以后又陆续出现硝西泮(硝基安定)和艾司唑仑(舒乐安定)等BDZs。
BDZs都是1,4-苯并二氮䓬的衍生物,作为GABA(γ-氨基丁酸)受体的正性变构调制物,与受体位点结合后,通过变构效应增加GABA与结合位点的结合率,提高配体门控性Cl-通道的开放频率而呈现中枢性抑制作用,从而发挥其镇静、催眠和抗焦虑作用。
BDZs因起效快,疗效确实,短期使用耐受性好及相对安全等特征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主要治疗焦虑、失眠、激越、癫痫、肌肉痉挛、酒精戒断,并作为外科手术前的辅助用药。BDZs是中国临床治疗睡眠障碍的主要用药,精神病专科医院门诊患者BDZs的使用率是17.8%~48.8%。
虽然BDZs疗效好、安全,但长期使用也会出现耐受性和依赖性,一旦停药可能出现戒断综合征,如焦虑、易激惹、多汗、恶心、食欲缺乏、知觉障碍(如人格解体等)、心悸、失眠等,严重者可能出现癫痫发作、谵妄及精神病。因此长期使用BDZs的患者在戒断时一般都采用剂量递减法。另外,妊娠期妇女和老人要慎用BDZs。
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代表性药物有扎来普隆、佐匹克隆和唑吡坦等。这类药物由于仅作用于GABA受体的某种亚型,具有更好的疗效,它们起效快,无明显宿醉作用、反跳性失眠及戒断症状,未来在临床的应用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