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弱势群体弱势心态矫正对策

2023-09-12
非弱势群体弱势心态矫正对策:关于社会中的非弱势阶层的“弱势”认同心理的不断蔓延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个体内部发掘与外部支持两条路径来对人们的弱势心态进行科学矫治。

  (一)个体层面的自觉调节

  首先,设置契合实际的人生发展目标,对自身及未来发展能有清晰认知;不过分用有色眼镜看待社会,培养积极态度和合理思维。目标与希望相互关联,是个体希望达到的预期状态,客观评价自我条件,并清楚自身希望且能够达到的目标与愿望。在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每个个体所拥有的资源与能力是有限的,对于不同的社会个体应结合自身实际确定合理的成就动机与人生目标,正确认清自身的社会角色与职责,正视人生途中所遇到的挫折与失败,积极理性的应对生活中所遇到的逆境,消除不满和弱势感受,主动挖掘自身巨大的抗打击与抗压的意志潜能,最终增强人们的综合内在优势和整体心理素质。

  最后,积极主动投身于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中,增强自身价值感,同时还应强化自身社会公民意识。公民意识主要体现在经济、政治等领域的参与意识等其他意识中。由于人们公民意识的缺陷才导致人们对于自身所掌握的公民权利的普遍不公正感的蔓延,而公民可以利用互联网,大众传播媒体等途径,积极了解并参与公共决策、投票、管理等社会建设决策,敢于积极提出对现状的不满与意见,充分发挥和行使公民权利,真正行使公民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从而对自身能够产生满足感,对社会和国家产生信心与希望感。

  (二)政府和社会的外部支持

  1.推进社会制度建设,加大科学价值观教育宣传力度

  由于我国发展中的转型时期,社会资源分配不均正处于鲜明态势,而现有制度的不完善,如户籍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等这些都促使了社会分配的不均衡,造成人们普遍的弱势心理。因此,这就需要加强民主制度建设,努力改善民生建设,加强在教育、医疗、养老以及提高收入水平等方面的重视与支持,从而保证社会各阶层群体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权利得到充分的实施与保障,努力维护社会公平的发展,增强人民的幸福感。与此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科学价值观的引导宣传的重视,充分发挥公共媒体的舆论导向与感染作用。政府方面应努力协调社会各部门,策划一些主题深刻,感染力强的新闻宣传报道,契合“核心价值观、和谐社会”等主题的宣传,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让积极、和谐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最终成为各群体的广泛认同,帮助人们自觉将积极乐观的心态贯穿于思想、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中去。

  2、 建立健全社会支持系统,营造积极向上社会氛围

  通过公正,法治,诚信等多元的手段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帮助人们增强信心,树立希望。社会支持是指被人一般地感受到的,来自家庭成员、亲朋好友、团体组织和社会其他方面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然而,为培育民众的积极心理资本,缓解多数非弱势群体的弱势心理,主要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支持,可以通过情感支持、社会整合以及物质支持来帮助帮助人们宣泄不良情绪、减轻心理应激、缓解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同时可以调节和缓冲人们潜在的心理紧张或情绪压抑、低落的功能。例如,物质层面的社会支持包括建立有效的社会心理疏导机制,完善社会公平保障制度,在住房、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增强人们的公平感和安全感;而精神层面的社会支持则包括情绪情感支持、人际支持,加强人文关怀等各个方面。总之,通过营造多元社会支持,帮助国民能够感受到一个安全、和谐的生存氛围,从而增强其自尊心、安全感与归属感,使得国民更为自信、更加乐观、充满希望、更具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