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心理问题

2023-09-10
如何破解心理问题:农民工子女入学后容易产生上述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对于孩子的学习和人生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如果老师不加以关注甚至可能产生严重后果。对于这些学生心理问题的破解,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社会方面 :高度关注,实现社会融入

  现在社会许多人对农民工存在歧视和偏见,认为农民工低人一等,对农民工子女印象同样不佳,城市居民不愿意让孩子和农民工子女做朋友,也不愿意邀请他们到自己家做客,认为农民工子女素质低,生活习惯差,生怕孩子沾染不良习惯,导致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同辈将往变少,直接影响其融入社会。农民工子女的交际圈缩小,使得农民工子女孤独,所以要加强农民工子女与其他社会群体的社会交往,增进其城市社会认同和城市社会适应。

  (二)学校方面:优化学校教育质量,引导学生确立平等意识   学校在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上扮演着重要角色,通常起到推动、主导、监督作用。在学校层面必须首先认识并重视农民工子女的心理问题,并采取相应办法避免心理问题的发生,针对其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其可采取的方法有如下几种:针对学生的经济差异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学校可号召大家穿校服,不允许携带高档物品进入学校;开展多种课外活动,促进各班级之间的交往,使学生找到与自己性格相仿的同伴,避免自我封闭现象产生;创造关注农民工子女学习和生活的环境,要求班主任和老师多关心新入校的农民工子女,班主任还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了解,进城农民工一般工作时间长,难以关注到孩子心理成长,班主任要和家长沟通,提醒家长与孩子多交流,关注心理变化;清理学校周边环境,使学生免受不良环境影响;开展青春期教育活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避免走入歧途。

  (三)家庭方面:增强家庭关爱,配合学校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是否健康成长,家庭教育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教育却是农民工群体的薄弱环节,农民工家长没有过多精力和能力进行家庭教育,甚至家庭教育意识本身就很淡薄。农民工工作较繁重,家庭经济情况一般不好,平时除去繁重的工作后并没有过多时间或精力去关心子女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变化,农民工群体普遍较低的文化水平导致了他们对于教育子女力不从心,认为教育工作应该由学校、老师进行,这种心理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在家庭层面首先家长要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想法,重视家庭教育,不能以一种放任的心态对待子女。还要拿出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关心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关爱。其次农民工家长要与学校沟通,参加学校组织的一些互动活动,尽快地发现女子存在的一些问题,加强家庭教育。最后是农民工要注意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和一些小型的、非正式的教育咨询、讲座,阅读一些家教方面的报刊、书籍,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才能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会力不从心,以提高农民工的教育水平。

  总结

  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会有更多的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就学,这些孩子在这一过程中心理问题将会逐渐显露出来。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地方,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学校、老师和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了解这些孩子的心理问题,问题原因,并针对愿意你采取方法化解这些心理问题,使这些农民工子女可以和其他孩子一样在学校快乐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