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感发展

2024-03-28

    认同感发展 :

认同感发展是个体整合个人变化、社会要求和未来期待的过程,既是一个心理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化过程。探索自我认同感是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该任务的完成有助于个体将来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有着一致的自我认知,能在社会上发挥自己价值的人。

美国心理学家E.H.埃里克森的认同感发展理论包含4种认同感状态:认同感混乱、认同感早闭、认同感延缓及认同感形成。根据青少年遇到的危机和自我投入的程度,可以对个体认同感的发展状态进行评定(见表)。危机指个体对与自己密切相关的问题,诸如社会角色、职业、理想、政治信念等是否有过茫然或迷惑不解的时期,个体需要在许多有意义的选择中做出抉择。自我投入指为认识自己、实现自我并达到某一目标而倾注全力,表现为对将来要做的事情进行个体性的探索。认同感混乱、认同感早闭、认同感延缓及认同感形成这几种类型并不是连续的发展阶段,它们代表了在某个特定时期的认同感发展状态,并且可能随着青少年的不断成长而沿着其他任何方向发生变化。

认同感状态


认同感延缓

认同感早闭

认同感混乱

认同感形成

危机

正处于体验之中

没有体验过

没有体验过

已经体验

投入

没有出现

出现

没有出现

积极地投入

从个体认同感发展的趋势来看,埃里克森认为,个体的认同感危机出现于青少年早期,大约在15~18岁得到解决。然而,美国心理学家P.梅尔曼的研究表明,许多个体在12~18岁仍然处于认同感混乱和早闭状态;21岁之后,大部分个体才获得稳定的认同感。中国学者的研究表明,从初中到大学阶段,虽然处于认同感形成状态的人数不断增加,但是大学阶段的大部分个体仍然处于认同感延缓状态。此外,青少年认同感的发展也存在着不均衡性。青少年可能在某一领域(如职业)形成了认同感,但是在其他领域(如婚姻)需要苦苦探索。

认同感发展已成为青少年心理发展研究中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这与埃里克森的贡献是密不可分的。在埃里克森研究的基础上,许多研究者进一步对此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探讨,形成了一些关于认同感发展问题的新思考,主要表现在:①认同感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在很多情况下,这一过程要比埃里克森的“危机”所隐含的过程更具渐进性,并且很少有大的转变。这实际上更加强调了早期已形成的同一感对个体认同感发展的影响。如果说埃里克森的认同感理论体系代表了一种明显的阶段论观点,那么这一观点则强调了认同感形成所需要的量的积累过程,同时也更加突出了认同感的终生发展观。②认同感的发展非常复杂。认同感的形成既不是始于青少年期,也不在青少年期结束。它是伴随着个体的依恋、自我感的发展及婴儿期独立性的出现开始发展,并且在老年阶段伴随着对自己一生的评价和整合而到达终点。青少年期认同感问题的解决并不意味着个体的认同感在生命中的其他阶段会保持稳定,认同感的发展持续一生。个体积极的认同感发展模式一般经历了“MAMA”循环,即延缓(moratorium)—形成(achievement)—延缓(moratorium)—形成(achievement)。这些循环可能在整个生命全程中都在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