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的主动性与被动性

2023-12-14

    发展的主动性与被动性 :

是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其实质是个体发展的动力来自内部还是外部,即儿童是积极主动地影响周围人对他们的态度和行为,进而影响他们的能力和特质,还是被动地接受社会的影响,由此促成他们的各种能力和特质。

对于这一问题的争论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英国哲学家J.洛克提出白板说,认为个体出生时犹如一张白纸,外部世界在这张白纸上留下痕迹,从而形成个人的观点和经验。洛克的观点后来成为机械论的发展模型,该模型把人比作机器,认为人与机器一样只能对外部环境的刺激做出反应,只要了解了这台“机器”是如何组装的以及推动其运作的力量,就可以预测它的行为;儿童的发展是被动的,对于儿童的行为,应从其所处的环境中寻找原因。与洛克的观点不同,法国哲学家J.-J.卢梭则注重人的自由发展,提倡自然教育,他主张,儿童在受到社会污染之前自主地朝着积极的、自然的方向发展。这种观点后来成为机体论的发展模型,该模型把人看作主动的、不断成长的有机体,认为他们会主动地发起行为,并在行动的过程中规定自己的发展,而不只是对环境和刺激做出反应;儿童寻求变化的驱力来源于个体内部,外部环境只能加快或减慢发展的速度,而不是行为产生的原因。

不同发展理论在发展的主动性与被动性这个问题上所持的观点不尽相同,如精神分析理论、认知发展理论、习性学观点、行为遗传学、社会信息加工理论等更强调儿童在发展过程中的主动性,而大多数学习理论更关注发展过程中环境对儿童的塑造作用,强调发展的被动性。也有一些理论,如生态系统理论,则认为个体既会积极影响环境,又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大多数发展心理学家对这个问题持辩证的态度。认为儿童自身的内部驱力和需要会影响其发展,但作为社会性动物,儿童自身的行为和习惯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儿童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影响其成长和发展的环境的塑造过程中。这种观点对教育和教学实践有重要意义,它提醒教育工作者:既要肯定教育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又要重视儿童发展的内部动力;教学要从儿童的实际出发,调动儿童自身的积极性,而不是把知识直接灌输给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