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质取向

2024-02-23

    特质取向 :

美国心理学家F.克拉克宏和N.莫瑞认为每个人首先与所有人相似,其次与某些人相似而与某些人不同,最后与所有人都不相似。与某些人相似而与某些人不同的方面便是特质取向试图研究的对象,即个体与群体差异。

特质取向源于美国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的研究,奥尔波特将特质区分为重要性不同的3个层级:首要特质、中心特质与次要特质;后经美国心理学家R.B.卡特尔、英国心理学家H.J.艾森克等人的发展,直至到现代被公认的大五人格或人格五因素模型。

特质取向的基本方法通常采用相关法,尤为强调人格测量。其基本研究逻辑是:①人和人之间或群体之间存在行为模式上的差异。②行为模式上的差异源于对人格结构描述上的区别。③这些人格结构描述上的区别能够被测量。④被测量到的特质具有稳定的模式。⑤这种稳定的模式能够有效地预测行为或作为其他因果联系的调节变量。

特质取向的研究问题主要有:①特质是否存在及能否良好地预测行为。这一问题受到社会心理学家的广泛质疑,后者认为特质只是一个存在于人们认识论上的伪概念,它并不真实存在,且也无法预测人类行为,决定行为的是情境而非特质。特质论者与情境论者的争论被称为个人-情境之争。②特质的结构。这一问题包括特质有多少、是哪些的问题。这一问题直到20世纪末才获得较为公认的答案,即大五人格。但是这一模型不断受到挑战,通过理论与实证方式得到的模型有美国心理学家J.威金斯的两因素模型(能动与交流)、艾森克三因素模型(PEN模型)、R.麦克雷和P.科斯塔的OCEAN模型、M.阿斯顿的HEXACO模型、卡R.B.卡特尔特质层次结构图特尔的16种人格因素等维度不一的人格模型。多数人格特质结构研究所基于的假设是词汇学假设,即认为自然语言中人格描述词的数量与重叠程度能够反映朴素信念中的人格结构。而基本方法则是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即根据词汇与词汇之间的相关关系抽取出关系相近的维度。③特质的原因。这一问题包括人格特质的解剖学、生理学和遗传学基础的问题。人格特质通常被认为具有生物基础,如艾森克认为上行网状激活系统能够解释外向性、大脑皮质的前扣带回与外向性和神经质也有关系。同时,人格特质通常情况下被认为具有约0.4的遗传率,而在分子遗传学盛行的当代,人格特质与某些基因的对位研究(如DRD4与利他人格和攻击性等)也正在兴起。④特质的结果。这一问题包括人格特质对日常行为的预测。这类研究的方式多为问卷研究,而结果通常为相关性解释。人格特质可以影响一些个体结果,如高外向性和低神经质能够预测主观幸福感;特质也能够预测人际结果,如低随和性与低外向性能够预测个体被群体排斥的状况;当然,特质也能预测社会和组织结果,如尽责性能够预测工作表现等。⑤特质的发展。这一问题包括人格特质是否在人的毕生发展中保持稳定。这里的稳定可以用绝对值和自己比,也可以看在人群中的排位是否变化。纵向研究的结果表明人格特质直到30岁之后才趋于稳定,但并非不会发生变化。在人的毕生发展中,人格特质变化的方向是朝向社会赞许的方向变化,如尽责性和随和性的增加以及神经质的减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