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显态度

2024-02-22

    外显态度 :

与内隐态度相对。它既可以体现在行动方向上,也可以体现在行为方式上。可以通过个体的行动和言辞知道其对待事物的态度如何。

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是态度同一维度的两个方面。美国心理学家L.A.卢德曼指出,四种因素可以区分出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分别为早期经历、情感经历、文化偏差和认知一致性原则。很多心理学家认为,内隐态度源于早期的、甚至是被遗忘了的经历,而外显态度是通过与近期经历交互作用形成的。情感经历可能对内隐态度有着更深的影响,因为内隐态度与自动反应有关;外显态度则来自更受认知控制的头脑。同理,文化偏差对内隐态度的影响更大。最后,认知一致性原则对态度的作用方式可以通过一个公式来说明:“我喜欢X,Y和X一样,所以我也喜欢Y”。例如,如果某人喜欢喜剧,且被邀请去看一部喜剧,这时他很可能对这样的计划抱有积极的态度。个体在面对不同的情境因素时,有时对同样的事物可能同时拥有矛盾的内隐和外显态度,称为双重态度,多表现为外显态度之下可能还有内隐态度。研究表明,人们对于社会敏感的话题,例如色情、种族团体等,最容易出现双重态度。当奖励或社会规范明显时,外显态度基本上可以预测行为,而当缺乏这些情境因素、个体可以更自主或更随心地行动时,内隐态度则是行为更好的预测者。

虽然态度基本上是评价性的,但内隐和外显态度都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3种不同的成分组成,是外界刺激信息与个体行为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认知成分说明了个体如何知觉态度的对象,它既可以是具体的人、物或事,也可以是代表人、物或事的抽象概念,人在认知时总是带有一定倾向。情感成分是个人对态度对象的评价和内心体验,例如,接纳与拒绝、喜欢或厌恶、热爱和仇恨等好恶情感,反映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喜欢与不喜欢。行为意向成分是个体对态度对象的行为准备状态,可以由个体的外显行为来推知其态度。态度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意向成分彼此协调统一并共同作用,当认知成分与情感成分产生矛盾时,行为意向成分与情感成分的一致性就要大于与认知成分的一致性。

外显态度具有5种功能:①手段性功能。也就是工具性和实用性功能。可以帮助个体实现期望的目标,获得奖赏或避免惩罚,即个体对有利于达到目的的人或事会持积极态度,而对阻碍达到目的的人或事会持消极态度。②知识功能。反映了个体通过组织和构建信息对态度对象的认知结构,可以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生活的周围环境状况,态度的改变与个体对相关知识的改变有关,能够帮助个体高效地组织和处理来自不同环境中的人、事、物等信息。③价值表达功能。个体的价值可以影响或决定自己的外显态度,而外显态度则可以表达个体的价值取向。通过表达对某事件、人、物的态度,可以感受到态度主体具有的自我概念。例如,某人对同性恋持赞同态度,因为他具有推崇多样性、个人自由和宽容的价值观。另一个人则持反对态度,因为他的价值观并不赞同这种行为。一般来说,具有价值表达功能的态度比较稳定,只有价值改变,它才可能改变。④自我防御功能。即外显态度保护个体免受焦虑或自尊免受威胁。通过歪曲、否认现实来回避和否认自己的不适应、失败、弱点等,目的是自我保护,保持良好的自我意识。⑤社会适应功能。外显态度使个体认识到自己是某社会群体中的一部分。社会群体要比个体的观念和态度的影响大得多。如果社会规范变化,态度也可能发生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说,态度起着适应社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