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转变模型

2024-01-17

    态度转变模型 :

态度转变指人在对事物已有态度的基础上发生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包括两个方面:方向上的改变,即质的改变;程度上的改变,即量的改变。

与态度转变相关的理论有美国心理学家L.费斯廷格于1957年提出的认知失调理论和F.海德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认知平衡理论。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人们在作出决定并采取行动时接触到一些有违原先信念、情感或价值的信息以后,会体验到认知失调的冲突状态。当认知因素产生失调状态时,人们可以通过改变或者增加新的认知元素来调整这种状态,达到认知协调。认知平衡理论认为当认知系统中各个认知要素出现不平衡、不一致时会产生心理压力,驱使人们想方设法恢复平衡。海德更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态度转变中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C.霍夫兰德把改变态度看作信息交流的过程,并基于此于1959年提出了一个标准的态度转变模型。

态度转变模型认为,说服者、说服对象、说服信息和说服情境,构成了态度改变所关联的4个基本要素,其中说服者、说服信息和说服情境,构成了态度改变的外部刺激。在态度改变的作用过程中,被说服者首先要学习信息的内容,在学习的基础上发生情感转移,把对一个事物的感情转移到与该事物有关的其他事物上。当接收到的信息与原有的态度不一致时,便会产生心理上的紧张,一致性机制便开始起作用。一致性理论认为人们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减轻这种紧张,其中反驳就是减轻这种紧张的有效方式之一。态度转变模型认为:①信息传递者的威信越高,与接受者越相似,说服的效果越好。②说服者的吸引力越大,接受者的态度越容易改变。③沟通的信息对接受者态度的转变也有很大影响,如对一般公众,单一倾向信息说服效果较好;对文化水平高的信息接受者,提供正反两方面的信息,说服效果更好。④接受者自身的人格因素也会影响态度转变,依赖性较强的接受者比较容易被说服,自尊较高的接受者不易改变态度。

态度转变模型强调了态度改变过程中的基本要素,全面深入地分析了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在思想教育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