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行为分离

2024-02-05

    知觉行为分离 :

知觉与行为分离的现象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20世纪80年代末,临床上曾发现有病人无法辨认出物体、亲戚朋友的脸及最简单的几何形状,但却可以毫不费力抓取物体,在抓握物体时表现出惊人的准确性;也有病人的情况则刚好相反。而对于正常人,许多研究者利用三维铁钦纳错觉、垂直-水平线错觉和形重错觉进行实验,均证明了知觉和行为分离现象的存在。

对于知觉和行为分离的现象,L.G.安格雷德和M.米什金于1982年最先提出了“两套系统模型”进行解释,认为从V1区投射至颞下皮层的“腹侧知觉系统”负责目标的视觉辨认,而从V1区投射至顶后皮层的“背侧视觉运动系统”与物体的空间定位有关。1992年,M.A.古德尔和A.D.米尔纳进一步提出,在背侧系统指导行为时,由于物体的位置可能会快速改变,因此必须迅速和准确地进行位置编码,而腹侧系统在对目标的辨认时不需要如此迅速和准确。后者还认为,不同的视觉系统可能利用不同的参照物,即知觉物体位置时以外界为参照物,而对物体进行抓握等行为控制时以自身为参照物。因此,对物体大小等的知觉判断可能受周围线索的影响,而运动控制却不受这种影响。2001年,S.格洛弗和P.狄克逊提出了“计划-控制模型”的解释,认为行为的执行包括计划阶段和行为阶段,两者具有独立的加工模块,知觉与行为分离可以更精确地描述为知觉与在线控制的分离。

知觉与行为的分离现象受注意引导、注意分配倾向及双手协调能力等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