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身观

2024-01-16

    养身观 :

养身观是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的核心。养身,又称养生、修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自我修养的重要观念。

中国文化认为,自我修养包括了对自我心理和生理的综合修养。在中国文化中,“身”代表“自己”,代表“本质”。《老子》记载:“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在中国文化的观念中,“自我”代表了身心一体的存在。因此养身既代表自我修养,也代表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和亲近。《大学》指出:“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诫子书》指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可见,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修身,其主要手段是通过对心理的调节,探索生命的本质,进而实现整个生命的提升和发展。佛教传入中国后,将“修身”与“修心”进一步提出来加以分析解说,并与道家思想相互取长补短,进一步完善了中国文化的养身内涵和技术路线。

中国文化探讨“体、相、用”。因此,养身成为透过生命现象,探索和亲近生命本质,并完美发挥生命作用的过程。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下,个体的成长并不单纯以身体的发育为标志,甚至也不仅以心理的发展为标志。更重要的是在身心的综合成长基础上,探索生命的本质。随着内心品质的不断提升,不断亲近和发扬生命的本质。将整个人生视为生命品质不断提升的过程,是中国文化下的养身观。

儒家文化的养身走社会心理学路线,通过内心修养提高自己,并以遵守公共秩序、服务于社会作为对修养水平的检验指征。《大学》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曾子又进一步提出“知、止、定、静、安、虑、得”的具体心理探索技术,以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养阶段性目标。

道家文化的养身走心理生理学和心理物理学路线。通过对自身、内心、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观察和互动,发现内心存在的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对自我的提升和对本质的认识。为此,道家文化发展出了中医学、中药学、易学等知识和技术体系。《黄帝内经》指出,道家“真人”的标准是“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蔽天地,无有终时”。《易经》又指出,这种修养的目的是对本质的亲近,如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关于本质,道家也给出了更为直接的描述,如《道德经》指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为之名曰大。”

佛家文化的养身则走纯粹的深层心理学路线。佛教的各种形式、各种公共服务,归根结底都是为完成深层心理学探索服务的。深层心理学探索的目标,就是了解生命的本质。原始佛教关于“苦、集、灭、道”的解说,目的就在于指出人类心理障碍的普遍性及其原因,以及深层心理中生命本质的存在及其探索途径。后期佛教对深层心理的理论论述更趋完善,从而为探索生命本质提供了更为详细的指南。例如,将生命现象由生理到深层心理,划分为“色、受、想、行、识”的五个范畴,并且指出它们都是由生命本质所表达出来的现象;再如将意识的认知过程划分为“八识”,对深层心理现象详加观察和讨论等。唐宋以来,佛教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融合,产生了禅宗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流派,以“直指人心”为标榜,通过各种途径,更直接地引导人们认识深层心理,了解生命的本质。